KKR正式換帥!兩位聯席CEO身家超10億美元
這項舉動被視為是KKR自1976年創立以來——也就是45年里,最重要的人事變動。
投中網消息,KKR官方宣布公司正式于10月11日換帥,48歲的Scott Nuttall和49歲的Joseph Bae成為公司的新任聯席CEO;兩位高齡創始人Kravis和Roberts則退居二線,作為執行聯席繼續參與公司的運營。
KKR更是高調表示,自四年前Bae和Nuttall正式成為Kravis和Roberts的兩位高管以來,KKR的股票價值增長了兩倍,其管理資產和可分配收益增長了一倍。周一上午,KKR的股價也隨之上漲2%,到每股68.8美元。
Nuttall和Bae的繼任并不是一件新鮮事,早在四年前二人就被KKR和外界以掌門人繼任者的身份看待。
不過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的話,KKR這次正式換帥似乎也是一個美國家族企業如何正確選擇接班人的模范案例,也是老牌金融機構迎來新一頁篇章的縮影。
KKR,一部美國PE成長史
KKR的發家史實際上也是一部美國20世紀80年代的資本運作(杠桿收購)崛起史。
在書籍《門口的野蠻人2》中,書里有句話形容得十分到位,“KKR公司的合伙人恰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了正確的地點”。
Kravis和Roberts兩位表兄弟作為戰后嬰兒潮那一代人,對資本的力量和杠桿的魅力都保持著相當的好勝心。還原到當時的美國經濟市場,美國經濟處于上行階段,社會上下大力舉債。
可以這么說,KKR早期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也象征著華爾街自由市場的巔峰。
當然,現在的KKR早已不是當年“門口的野蠻人”。就像Kravis曾說的“那些用1美元杠桿換32美元的金融工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自1976年以來,KKR已從純粹的私募股權投資者發展成為一家多元化的全球投資公司。KKR通過多元化經營,管理多種另類資產類別,包括私募股權投資、信貸和房地產。
而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機構,KKR也正在對中國釋放越來越多的精力。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0年的10年內,KKR在中國的已投項目數量達34例,覆蓋賽道包括消費、互聯網、醫療、教育、農業等,累計投資超過40家公司,投資規模超過60億美元。
根據福布斯的統計,Kravis和Roberts的身價分別約為91億美元和87億美元,躋身美國最富有的100人之列。
根據官網數據,截至2021年6月30日,KKR資管規模為4290億美元,而上一財年公司資產組合持有的公司總共實現2440億美元的營收。
接班人的選擇
對任何一家大型企業來說,選擇合適的接班人向來是一個生死命題。他們必須考慮的是,至少接班人是否有能力守住創始人數十年的家業。
Bae和Nuttall的履歷自然是意料之中的耀眼,從宏觀角度來看,二人和兩位創始人頗有相似之處:年紀不相上下,都于1996年就加入了KKR,分別都在著名華爾街金融機構(前者在高盛,后者在黑石)待過一兩年,都是華爾街忠實的擁躉。
但如果光憑這幾項,相信類似的華爾街精英在KKR內部遍地都是。問題是,為什么是Bae和Nuttall?
在2017年,Bae和Nuttall被提拔為聯席總裁和聯席首席運營長時,Roberts曾暗示過,“我們的業務和在世界各地的運作模式都十分復雜,需要兩個人。”這句話奠定了KKR將會一直延續聯席CEO模式的基礎。
而在那一年的官方聲明里,兩位創始人提到了一些關鍵語句:“他們是我們最為成熟的兩位業務領袖,有著管理大型團隊的成功記錄,都開拓了新的業務……”
的確如此。
根據公開資料,Nuttall在KKR的上市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包括在2009年時將公司與一家在阿姆斯特丹上市的基金合并,繼而于2010年在紐約完成上市。
而Bae在KKR亞洲業務上向來突飛猛進,2005年派往香港后完成了首只KKR亞洲基金40億美元基金的募集。
兩人的分工亦有所不同。
Nuttall一直是華爾街分析師與高盛分析師季度財報電話會議的固定者,同時也負責KKR的資本市場、保險、信貸、對沖基金和籌資活動等。
Bae則被KKR稱為是向亞洲擴張的“建筑師”,這位韓美交易撮合者還擔任KKR全球私人股本業務的投資委員會成員,負責私募股權、基礎設施、房地產和能源投資的部分。
曾經的“門口的野蠻人”也在這次換帥中公開表示將取消雙重股權結構,普通股股東將能夠就所有重大問題進行投票,包括董事會選舉。而這些舉措將通過KKR實體合并網絡實現,后者將于2026年完成。
根據KKR的年度報告,自2017年以來,Nuttall和Bae都獲得了超過1.2億美元的薪酬(不包括股票獎勵)。僅在2020年,他們就獲得了近3600萬美元的附帶權益現金支付。
此次換帥后,據《福布斯》計算,Nuttall和Bae都已經是億萬富翁,Nuttall的財富估計為12億美元,Bae的凈資產為11億美元。
在過去幾年中,包括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 Inc.)在內的私募巨頭都任命了新一代的年輕高管接替富有的創始人。很顯然,10月11日的聲明標志著KKR四年繼任計劃中的最后一環,也折射了私募行業中最重要的代際轉換。
如一位美國分析師所說的,這是他們目前正試圖謹慎管理的事情,看起來并不意外。
有意思的是,這位分析師最后還透露了一條消息,KKR競爭對手的繼任計劃“顯然遇到了一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