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大面積、大比例推進干部教師輪崗
8月25日訊,在今天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的北京市教育“雙減”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新的學期,本市將大面積、大比例推進干部教師的輪崗。
李奕介紹,干部教師的交流要以最基本的教育周期為單位,比如以學期、學年為周期,“最好以孩子的一個成長周期為單位,比如按照低年級、高年級學段等?!?
哪些教師會參與交流活動,具體交流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李奕介紹,交流輪崗的對象是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校長(干部)教師。
具體來說,一是校長層面,交流輪崗的對象為公辦學校正、副校長。凡是距離退休時間超過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學校任職滿6年的正、副校長原則上應進行交流輪崗。
二是教師層面,交流輪崗的對象為公辦學校在編在崗教師。凡是距離退休時間超過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學校連續工作6年及以上的教師,原則上均應進行交流輪崗。
其次,交流的主要形式包括區域內校長交流輪換、骨干教師均衡配置、普通教師派位輪崗三個維度。主要包括兩種類型:
一是城區完善學區(教育集團)改革,著力推進跨學區(教育集團)交流輪崗。優化學區(教育集團等)結構,努力實現學區(教育集團等)區域內全覆蓋(過去的以單一學校、班級為孩子提供服務的供給方式,調整為學區集團的供給,讓孩子能夠享受到更多的資源,見到更多的老師,這實際上是供給主體的變化)。從縮小區域內校際差距的實際需要出發,在推進學區(教育集團等)內校際間師資均衡配置基礎上,重點推進全區范圍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交流輪換,區級以上骨干教師均衡配置,普通教師派位輪崗。
二是遠郊區全面推進交流輪崗。在全區范圍內,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校長交流輪換,區級以上骨干教師均衡配置,普通教師派位輪崗。除此之外,在校際、集團之間,甚至區域之間,通過雙師課堂等方式將優秀的老師、學科課程和作業布置向薄弱學校和地區輸出,促進教育優質均衡。
三是如何做好保障?
一是充分考慮實際效果,干部教師交流輪崗是在原有教育改革和教師隊伍建設基礎上的有序流動,市級層面會加強統籌指導,區級層面根據區域實際,科學編制交流輪崗規劃和計劃,再具體落實到學校和教師。
二是切實加強保障,確保老師業務發展、學校服務質量提升、孩子的實際獲得均有所收獲,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具體體現在,我們將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參與交流輪崗和工作績效作為校長職級晉升,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與晉升,區級及以上骨干教師評選、評優評先等方面工作條件之一。切實保障參加交流輪崗校長教師的工資待遇,在績效工資分配中予以適當傾斜。
三是納入督導評價,我們將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納入市區教育工作督導評價范圍,作為各區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推進義務教育高水平優質均衡發展、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督導評價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