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拍案驚奇!證券公司董事長被曝遙控“操盤手”炒股?
銀泰證券某營業部高管借二姨賬戶炒股虧幾百萬、光大證券某員工在任職期間利用多個證券賬戶持有、買賣股票被北京證監局合計罰沒1428萬元......證券從業人員炒股是行業紅線,但利益面前卻總有人心存僥幸,觸碰“高壓線”。
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監管與從業者的貓鼠游戲從未停歇,只是方式更為隱蔽、更加難以被發覺。
2002年4月24日在呼和浩特市成立的國融證券(前身為日信證券),就在平靜的湖面之下上演了一出高潮迭起的大戲。
國融證券在全國設有近百家分支機構,旗下控股國融基金、北京首創期貨公司、國融匯通資本投資公司等多家金融機構。
1
一位國融證券內部人士姚偉(化名)向獨角金融爆料,聲稱自己無意中發現了老板的秘密。
他提到,無意中看到一位客戶的股票交易記錄,頻繁操作四家公司股票賬戶炒股,分別為:日新經貿、首創期貨、北京浩鴻房地產、北京長安投資集團。而這四個公司要么是國融證券下屬公司,要么是國融證券實控人侯守法控股的公司。
其中,日新經貿由北京榮盛達置業有限公司持股79%,而北京榮盛達置業是侯守法全資持股的公司,侯守法是國融證券董事長、實控人。
浩鴻房地產大股東是日新經貿,持股比例為55%,北京榮盛達置業持股20%,法人代表侯守法。
首創期貨由國融證券持股50.37%,北京長安投資集團持股45.88%,而北京長安投資集團是由侯守法100%持股的。
這一發現,讓姚偉極為吃驚和好奇,就開始悄悄的調查起這件蹊蹺的事。他后來發現,是一位姓劉的神秘操盤手(以下簡稱“神秘劉”)在控制國融證券四個關聯公司股票賬戶,并且在國融證券其中一個營業部的大戶室有專門的座位,他還發現,“神秘劉”所用的電腦(包括個人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與股票交易記錄的下單地址是同一個IP地址。
能夠操盤國融證券四個關聯公司股票賬戶的人會不會是“自己人”?順著這條線索,姚偉發現,“神秘劉”還真不是“外人”。北京浩鴻房地產給“神秘劉”發工資,但是奇怪的是,“神秘劉”幾乎不出現在辦公室,基本上只出現在國融證券一個營業部的大戶室,公司對于“神秘劉”不上班這件事也沒有任何懲罰。在辦公室的江湖傳言中,“神秘劉”很有背景,大有來頭。
獨角金融隨后通過走訪,確認在國融證券北京中關村大街營業部的確曾為“神秘劉”設置過一間擁有獨立辦公室、電話、電腦的大戶室。
2
通過梳理“神秘劉”的炒股筆記和持倉股票市值計算,姚偉判斷,2019年,“神秘劉”操盤4個賬戶,能動用的資金量合計約2.5億元左右。其中,浩鴻房地產資金量約為3800萬元;日新經貿動用資金量約為4000萬元;首創期貨動用資金量3500萬元;長安投資集團動用資金量約為1.3億元。
而且,他還發現四家公司的股票賬戶,交易時間、涉及個股及交易數量、買賣方向等方面,彼此間的關聯和重合度非常高。值得注意的是,個別股票精準買入,又精準賣出。
以皖新傳媒(601801.SH)為例,長安投資、首創期貨、日新經貿均在2015年7月31日買入,從賣出的交易時間看,三家公司均在2015年9月28日賣出。
查看皖新傳媒2015年8月-9月的利好消息,其中 2015年8月4日皖新傳媒高管集體增持。兩天后的8月6日,皖新傳媒中標了安徽省教育廳的5.14億元中小學教科書采購合同。
再看電廣傳媒(000917.SZ)。2015年5月11日,日新經貿、首創期貨、浩鴻房產、長安投資買入電廣傳媒,2015年11月17日,四家公司均賣出了該只股票。
查看2015年5月-12月電廣傳媒的公告,2015年5月27日,公司稱正籌劃重大事項停牌。2015年6月11日,公告稱,利用自有資金13.35億元收購4家公司股權;2015年7月14日,公告稱與阿里巴巴啟動全面戰略合作。
然而, 2015年12月7日,電廣傳媒公告稱公司與個別高管無法取得聯系。在這個負面消息出來前半個月,“神秘劉”所操盤的四家公司均賣出了電廣傳媒。
以2016年為例,剔除重疊個股,四家公司累計交易股票數量約56只。一般是用浩鴻房地產和日新經貿的股票賬號先買入,之后首創期貨再買入,持票時間短則1個月,多則半年。
姚偉認為,“神秘劉”實際操控4個賬戶,涉嫌聯合買賣。所謂聯合買賣,是屬于《證券法》中操縱市場的一種違法行為,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可被認定為聯合買賣。
獨角金融梳理“神秘劉”的交易紀錄發現,其偏愛主板公司,中小板也有,但是創業板很少。從行業來看,他更愛投資科技、制造業、醫藥等行業的股票。
“神秘劉”的操盤方式也比較散戶化,比如2017年9月份以日新經貿的賬戶買入10只個股,最后的結果也是有賺有賠。其中,“神秘劉”用首創期貨的賬戶進行交易次數和買賣個股數量最多。
3
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僅是北京浩鴻房地產一位普通員工,為何能夠動用2.5億元左右的資金量?同時控制國融證券實控人侯守法旗下四大公司賬戶炒股?
姚偉對于“神秘劉”身上的謎團愈發的感興趣了。會不會“神秘劉”只是執行者,發號施令的另有其人?如果這種假設成立的話,他們之間一定會有聯系,要么是微信、要么是手機、要么就通過營業部大戶室的電話。
有國融證券內部人士向獨角金融透露,公司實控人侯守法頻繁用辦公室座機5852***8的號碼聯系“神秘劉”所在的獨立大戶室電話8220***2。雙方通話之后,往往伴隨“神秘劉”的買賣行為。
例如, 2020年1月8日上午11點02分雙方通話,在當日下午1點開盤后,浩鴻房產、日新發展以及長安投資三個賬戶申購了新股優刻得(688158.SH)。
2020年1月15日下午1點50分雙方通話后,14:14分后,長安投資陸續買入海螺水泥(600585.SH)、人福醫藥(600079.SH)、中迪投資(000609.SZ)三只股票。
2020年1月21日上午9點59分兩人通話后,“神秘劉”又在當日上午10點50分左右又買入海螺水泥。
5852***8是否真是侯守法辦公電話呢?
獨角君先撥通這個號碼,對方稱自己是侯守法,但是對國融證券內部人爆料的,其通過給操盤手“神秘劉”打電話,遙控旗下四家公司賬戶炒股之事稱是“胡說八道”。
隨后獨角君又撥通了8220***2號碼,對方稱這個座位之前確實是位劉姓人士在坐,但是今年他就沒有在該營業部大戶室出現過。
于是,獨角君又撥打了“神秘劉”的手機,對方沒有否認自己姓劉,但對于與侯守法是否有來往以及操盤上述四家公司股票賬戶一事,其稱“我們互不相識,為什么要跟你說這些!”之后,便掛斷電話。
關于內部人士爆料國融證券董事長遙控“神秘劉”操盤四個賬戶炒股一事,國融證券相關人士也稱“肯定不屬實”。
四川盛豪律師事務所郝慧珍律師表示,新《證券法》對證券從業人員買賣證券的限制變得更加嚴格,在任期內,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若違反,證監會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買賣證券等值以下的罰款。
另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出借自己的證券賬戶或者借用他人的證券賬戶從事證券交易。若違反,證監會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近日,國融證券前員工以身試法,已經被罰款了。據江蘇證監局行政處罰書顯示,國融證券前員工趙小偉、郭曉鳴共同使用榮某某的賬戶炒股,1年半時間,趙小偉買了23只股票,郭曉鳴買了37只股票,合計虧損16.68萬元。江蘇證監局對兩人分別處以2萬元罰款。
身為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侯守法是否真的明知故犯?他和操盤手“神秘劉”到底是什么關系?還有太多的謎團待解。
4
國融證券前身為日信證券,于2002年04月24日在呼和浩特市成立。彼時,日信證券的股東包括“北京長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華聯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內蒙古日信擔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大中型國企,因此,當時還是國有控股。
從2005年開始,侯守法通過長安投資代持國融證券原有股東的股份,實際上已經拿下大股東之位。
2016年,日信證券增資擴股、完成改制并更名為“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普潤星融股權投資合伙企業等5家公司以4.98元/股的價格從侯守法旗下的長安投資手中受讓了3.26億股國融證券股份。長安投資承諾如果國融證券五年內未上市,則回購股份。但國融證券未將此事報告內蒙證監局。
當時,國融證券實控人侯守法表示,改制更名,是公司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志著國融證券新三板掛牌工作已進入實質性階段。但至今,公司上市仍未明朗。
2020年7月,股東楚縈投資將長安投資告上法庭,要求長安投資回購國融證券股份。北京二中院2020年12月30日判決長安投資敗訴,長安投資共計需要在判決生效的30日內向楚縈投資支付1.51億元。
若國融證券今年不能上市,不排除其他股東如法炮制。若以當時的4.98元/股的原價不加利息計算,回購共涉及款項約16.23億元。
此外,國融證券旗下的國融基金人員動蕩。據了解,2019年1月31日,國融基金首任董事長丁險峰離職;2020年7月17日,首任總經理李宇龍離職;2020年7月30日,總經理助理、首任投資總監田宏偉離職。
丁險峰離職之后,侯守法親自上陣,2019年7月從證監會獲得基金公司高管任職資格,然后在同年9月開始擔任國融基金法人代表及董事長。
一位知情人士說創業骨干離職的原因是:“侯守法不信守承諾,到期未落實在公司成立之初對證監會承諾過的員工股權激勵計劃。”
輾轉聯系上了丁險峰,他證實“情況屬實”。
除了上市對賭、股權代持、股權激勵不到位等問題,國融證券近年業務經營也出現了問題。
2019年,證監會稱國融證券存在:風險控制流于形式;經營管理混亂、業務隔離要求沒有落實;業務管控缺失,如對公司投顧產品缺乏有效監控等問題。限制國融證券債券自營業務6個月、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一年。
2019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其中國融證券連降5級,由BBB降至C,成為分類評級跌幅最大的券商。
業績方面,自2016年以來,國融證券凈利潤和營收起落不定。2016年—2020年凈利潤分別為0.96億元、0.64億元、0.12億元、0.26億元、1億元;2016年—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15億元、8.22億元、8.64億元、12.31億元、10.46億元。
同時,國融證券的信用減值損失前幾年持續大幅增長,其中,2015年—2019年,其資產減值損失分別為0.01億元、0.11億元、0.14億元、0.9億元,3.93億元,不過,2020年為-0.16億元。
看起來,國融證券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少。
資本市場的健康、有序運行,需要參與者敬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