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飛單”受處罰,100萬買到假理財
日前,一則銀保監局的行政處罰,再次將招商銀行理財“飛單”事件拉回公眾視野。
招商銀行的客戶秦某100萬資金放在銀行理財,并且拿到了蓋有銀行業務章的回單,但到期后銀行卻否認賣過此單理財,聲稱雖然印章是真,但理財協議是在外面文印社打印的“偽合同”。法院一審判決,招商銀行與客戶未形成理財關系,不承擔賠償責任。
但該官司歷經二審和再審,最終招商銀行敗訴,承擔客戶的100萬元本金和利息損失。招商銀行還因此收到了監管機構的四張罰單,原因為印章管理不規范,存在重大風險隱患。
招行理財遇到“李鬼”
此次理財“飛單”事發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
2015年2月28日,為了幫助在招行工作的準兒媳哈某增加業績,秦某簽訂了一份《理財產品銷售協議書》。該協議記載稱,秦某在招行呼和浩特分行購買的理財產品名稱為“鼎鼎成金”,產品代碼313246,交易金額100萬元,該理財產品為穩健型保本保收益型,期限為360天,年化收益4.6%,起息日2015年2月28日,到期日2016年2月23日。
協議顯示,秦某在該協議的甲方處簽了字,乙方處簽了客戶經理哈某的個人簽章,并加蓋了招行呼和浩特分行營業部的業務章。簽訂協議后,秦某還收到了“招商銀行客戶回單”兩聯,確認金額100萬元,回單上同樣加蓋了柜面業務章。
本以為能按期拿到本金和收益,可誰料想,理財產品快到期時,準兒媳卻失聯了。秦某來到招行柜面查詢時才發現,該理財產品在招行呼和浩特分行的系統中不存在,100萬元理財匯款從未打入招行呼和浩特分行的賬戶,而是匯入了某個公司的賬戶。而且自己簽訂的理財協議書也并非銀行的統一制式合同,而是在銀行外的文印社打印。
準兒媳已經失蹤,誰來承擔上百萬的損失呢?秦某將招行呼和浩特分行告上法庭,要求銀行履行理財協議,向自己支付100萬元的理財產品本金和4.6萬元的收益,并承擔案件訴訟費用。
不過秦某的訴求并未得到法院認同。一審法院認為,秦某簽訂的協議書為私下打印版本,事后雖然向秦某提供了加蓋柜面業務章的客戶回單,但仍不能證明協議書是招行呼和浩特分行的真實意思表達。此外,秦某的100萬也沒有匯入招行呼和浩特分行的公用賬戶,不能證明秦某履行了合同上的付款義務。
招行敗訴又收罰單
對一審結果不滿的秦某向法院申請二審,他認為,哈某是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的客戶經理,有權使用柜面業務章,哈某任職時間自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并且鼎鼎成金理財產品于2015年初以柜面或網上形式在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銷售,自己也將理財產品匯入了哈某出具的交易賬戶,已經盡到付款義務。
但招行呼和浩特分行認為,秦某的交易賬戶自始至終未匯入理財產品銷售協議書所約定的理財本金。協議約定的生效條件未成就,協議書對雙方不具有約束力,客戶回單為編造,不能作為認定秦某向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支付理財款的依據,秦某明知未向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未支付過任何資金的情況下,利用訴訟獲取自己的不正當利益,系惡意訴訟。
究竟招商是否應該履行合同義務,向秦某支付理財本金和收益呢?
2018年3月13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二審,法院提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哈某系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工作人員,負責辦理信用卡或者上門服務業務,在特定業務范圍內可以使用柜面業務章。
法院表示,哈某向秦某出售"鼎鼎成金"理財產品屬于履行職務行為,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秦某簽訂的理財產品也被法院認定合法有效,因此法院撤銷一審判決,判定招行呼和浩特分行按協議約定支付100萬元本金以及4.6萬元的收益。
事情并未就此告一段落,2019年9月20日,招行呼和浩特分行申請向法院再審,要求撤銷二審判決,維持一審判決。呼和浩特分行指出,由于秦某簽訂的《理財產品銷售協議書》并非本人簽訂,而是哈某簽的字。因此,合同屬于無效民事法律行為,秦某曾與哈某惡意串通,變造合同及回單,屬于無效合同。但這一再審申請最終被法院駁回,維持二審判決。
承擔法律責任和經濟損失的同時,招行呼和浩特分行還收到了監管的四張罰單。2021年2月2日,因為招行呼和浩特分行印章管理不規范、內部控制存在重大風險隱患違規事項直接負責人,哈某被內蒙古銀保監局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另外兩位工作人員也收到了監管的警告處分,并被處以相應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銀行近年來多次因理財業務遭到監管處罰,涉及的違規事由包括違規推薦銷售未經批準的理財產品,代客操作銷售理財,代銷產品以及結構性存款、落實理財產品銷售“雙錄”管理要求不力等。2018年5月,招行還曾領到一張大額罰單,合計被罰6573.024萬元,主要包括銷售同業非保本理財產品時違規承諾保本等14項違規事實。
猜你喜歡
業績承壓,中信百信銀行陷轉型困局,謝志斌臨危接棒挑戰重重
當數字化旗幟遭遇傳統金融的轉型危機,即便是背靠實力資本的中信百信銀行也逐漸顯現出應對乏力的姿態。《財富》中國500強榜單發布!重慶銀行一舉躍升25位創歷史新高
在投資者看來,重慶銀行已逐漸成長為業務結構優、資產質量好、盈利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城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