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格大廈:驚魂24小時,高樓為何晃動?22年前發生過類似一幕
賽格大廈搖晃不是第一次
5月18日下午1時左右,深圳華強北天晴無雨,吹著南風,天氣報告顯示陣風最大風力為5級,這樣的風可以叫做“清風”,能夠吹動樹上葉子搖擺,讓水池里的波紋一圈圈漾開,如果是在海上還會偶爾掀起小浪花。
但沒人想到,一座高達355.8米的大廈也在清風中晃了起來。
下午1時左右,華強北的地標建筑賽格大廈內突然開始不斷奔跑出一群群人。有人回憶,當時仿佛災難片里大禍來臨時,人們迸發出本能的逃生欲,熙攘的人流順著遠離大廈的方向奔去。根據之后網絡上傳出的視頻看,當時賽格大廈發生了異常的振動,大廈在晴空下像有彈性的橡皮一樣搖晃。
一位在55層的大廈員工回憶,樓體出現晃動時,自己的頭很暈,隨著同事沖到電梯后,發現電梯已經裝滿了下樓的人,嚴重超載,于是不得不緊跟著人群從樓梯往下跑。
在賽格大廈賣礦機的李然對我們說,這樣的“高樓驚魂”,3年前自己曾有過一次經歷,不過不是在賽格大廈。2018年17級臺風“山竹”登陸深圳,他當時窩在位于33層的公寓里,第一次看到天花板上的吊燈劇烈搖擺,房間在風聲里似乎正在變形,他不敢坐在床上,只能蜷縮在地板上,又擔心著玻璃窗隨時被“山竹”撞開,自己就此殞命。但最終,山竹過后,一切又回歸平靜,公寓也毫發無損。
有了那次經驗,李然對高層大廈的晃動有了心理準備,認為大多數情況都是正常的。5月18日中午,在賽格大廈17層辦公的他甚至沒有感覺到異動。“我聽到廣播說要疏散,發現大家都在往外跑,我就也往外跑,拿了手機,其他啥也沒帶。”李然說。
一位在賽格大廈的“老人”對我們表示,在低樓層的她當天也沒有感覺到任何晃動。她還表示印象里“賽格大廈發生過好幾次這樣樓體晃動的事,上過報紙,也解釋過原因”。她稱這邊的高樓好幾棟,“感覺云彩在這邊走得也很快”。她聽懂物理的朋友說這是風渦現象,不是主體結構的問題,“沒什么大問題。”
另一位此前在賽格大廈工作的人對我們回憶,賽格大廈在剛剛建成時,也就是在1999年左右,就發生過一次晃動事件,“跟這次一模一樣,也是人滿街跑。”他肯定地對我們說,之后20年沒再發生過。
他還記得當時報道里稱并沒有查出具體的原因,只記得有文章打了個比喻:高樓就像一顆草,風吹過來的時候,它可能會有變化,調整自己的姿勢。
上述回憶確實可考。據華中科技大學一篇碩士論文,其中談到1999年4月8日賽格大廈鋼結構封頂之后,到9月30日才完成天線部分的施工。天線施工后,人們發現微風的日子里,天線卻在劇烈地搖擺。后來查明是因為天線的設計計算錯誤造成共振,發生了這樣的情況。于是當即割除了頂部的26米,重新計算后安裝上去13米,并在做了局部的修改后,解除了險情。
在天線事件之前,還發生過一次大廈“疑似歪斜”,但最終證明是個烏龍。那是1999年5月,那時候賽格廣場已經主體封頂,這個當時的深圳第一高樓十分壯觀。同樣是一個好天氣里,突然有人在人群中大喊:“賽格廣場要倒了!”這一嗓子喊出去后,廣場的人群頓時如走獸四散,奪路而逃。而工地里還如常施工,因為工人們知道大廈塌不了。
后來人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賽格大廈高度過高,云彩穿過最高處跟樓形成了相對運動,讓人以為是樓在動。
除了1999年隨著大廈落成而發生的天線搖擺,我們在互聯網上確實并沒有搜索到更多的賽格大廈晃動的歷史記錄。
時隔20余年,大廈這一晃,給繁忙的賽格電子市場也按下了暫停鍵。根據微博福田發布的通報,深圳福田區接報后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組織專家到場對大樓安全進行檢測,經專家初步檢測排查,大樓周邊場地未見地面開裂情況,未見幕墻板塊脫落損壞。相關具體情況及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將及時向社會公布。而AI財經社在獲得的一份專家意見中看到,鑒于房屋振動原因暫未查清,建議人員暫不返回。
5月19日下午1點半到兩點之間,賽格大廈再次出現晃動。元器件分銷商周免告訴我們,上午大廈只允許一些緊急交易的人進出。而在大廈辦公的李然19日下午對AI財經社確認,現在大樓是封鎖的,所有商戶放假中。
但這里匯聚著的以效率著稱的老板們仍沒有放下手中的生意,李然從5月18日下午至今20多個小時里,在朋友圈發了16條廣告。
大廈為何會晃動
這次晃動引來了人們對賽格大廈的關注。根據公開信息,賽格大廈高71層,總高度355.8米,實高292米,建筑面積16.43萬平方米,現為深圳第五高樓,也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鋼管混凝土架構大廈。
大廈在建成之初還屢次獲得業界大獎,1996年中建總公司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1999年“深圳十大明星樓盤”之一、200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而自1996年1月開始動工到1999年9月完工,賽格大廈共歷時三年零八個月。在建筑期間,則創下了每2.7天建造一層的“深圳速度”。
圖 /視覺中國
一位建筑行業的結構師稱,賽格大廈在業界的評價不差,在結構方面是做得不錯的。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在讀博士楊溢對AI財經社稱,他在翻閱了該大廈的材料后發現,賽格大廈的結構并不是一體化,樓體中間的避難層設置了一些供風通過的通道以及加強層,因此賽格大廈就存在一些不連續墻,而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抗震。
他表示,加強層能夠加強結構的剛度,讓整棟樓更“硬”一些。就好比幾塊玻璃拼在一起,在一面玻璃產生裂縫的時候,不會裂到另一部分的玻璃上。迪拜塔也是類似的設計,逐級上升,逐級都是不一樣的形狀,為了穩固自下而上,越往上截面面積越小。
楊溢還表示,賽格大廈采用了鋼管混凝土的設計,目前也沒有發現澆筑的混凝土和鋼管分離的現象,說明質量也是過關的。
但為何是這樣一座有著抗震設計、質量過關、在結構上經過深遠思考的大樓在5級清風下出現了晃動?中建科工華南大區總工程師陸建新接受深圳新聞網采訪時表示,從目前掌握信息看,這是一種偶然的頻率巧合,就是共振現象。
共振現象是高中物理課本上的概念。它是指當振動的頻率與物體固有的頻率相同時,就會引起一定幅度的共振。比如一輛車子經過一座房子,如果車子振動的頻率與房子相同或十分接近,房子會出現輕微搖晃,而當持續不斷地有車子經過發出這種振動,房子的振動會隨之不斷加強,甚至最終破壞房子。
那么賽格大廈的晃動是什么引起的共振?某建筑設計院的兩位結構師根據現已公開的信息對AI財經社表示,震源還很難斷定,有可能是大樓自振周期和風頻同步產生共振。也就是說“罪魁禍首”可能真是吹向賽格廣場的那陣“清風”。
楊溢繼續解釋,通俗來講,每座樓的固有頻率是不同的,所以在起風的時候,不是每座樓都會發生這樣的共振,是在那些固有頻率與風的渦振頻率相似的時候,才會發生這樣的共振。“不同的樓發生共振的風力大小、方向、風速都是不一樣的,風小也可能導致共振,所以會看到為什么當時只有賽格大廈發生了共振。”
此前,也常有建筑物發生晃動的新聞。2011年,韓國首爾的一座購物大樓發生搖擺,幾百人從樓里慌忙逃離,后來經過專家調查是十幾個在12層練習健身操的人,因為運動導致共振,樓體晃動10分鐘。2020年5月,途徑虎門大橋的車主感到橋身像水面一樣劇烈抖動,專家在研究過后表示是沿橋邊設置的水馬(塑料制殼的障礙物),改變了大橋鋼箱梁的氣動布局,發生了共振。此外,臺風過境之時,臺北101也發生了15厘米的晃動,都跟共振有關。
楊溢表示,為了應對共振,建筑在落成前都會進行風洞實驗,以設計氣動布局。在此過程中除了考慮建筑自身,建筑周邊的臨近布局也可能會影響風速和共振的頻率,比如有些建筑布局會形成一個風口,改變了風的方向和速度;或者有的建筑上裝有風力發電裝置,也可能改變風的渦流走向。這些都是建筑在設計建造的過程中都要考慮的問題。
根據華中科技大學一篇碩士論文,楊溢還提到一個細節,即:賽格大廈施工中經常停下來等圖和按圖施工后又返工修改的現象。也是這個原因導致了1999年大廈落成之時天線計算錯誤、發生搖擺。“實際施工與設計圖不符,導致了它出現了與設計師沒有預想到的一些情況。”楊溢說。
一位在建筑設計院工作的人士也對此深有體會,她對AI財經社稱,一般一氣呵成的圖都沒有太多問題,因為圖紙出來后已經經過了審圖,但圖出來后再做調整,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很難把每個細節考慮清楚,在此情況下就容易出問題。
盡管共振無法預測,但也有些方法可以避免或者減輕共振帶來的影響。比如可以加強建筑的鋼度,或者進行一些利于風通過、不易形成渦流的設計,上海中心大樓上螺旋上升的設計正是這個考量。賽格大廈也很明顯做了一些根據空氣動力學布局的調整,楊溢稱比如它八角形的截面,四次對稱軸的形狀讓它迎風的時候可以更加對稱,有利于一定程度上達到穩定。迪拜塔也是如此,設計成了有三次對稱軸的形狀。
除此之外,還可以安裝阻尼器,這也是此次事件發生后討論最多的。最典型的是,臺北101大廈就在87樓到94樓之間安裝了一顆漂亮的金色阻尼球,它是針對大樓的需求量身定做的阻尼系統,目的就是為了減低大樓受強風吹襲時候的擺動。
圖/網絡
實際上,現在大多數超過300米的高樓都安裝有阻尼裝置,但是可能并不像臺北101這么顯眼。楊溢介紹,有的放在鋼梁上,有的在不對游客開放的位置。
那么賽格大廈有沒有安裝阻尼器?楊溢稱,雖然不同于臺北101這種調諧質塊阻尼器,賽格大廈也有阻尼設計,它是利用頂層的消防水池來做阻尼裝置,是一種液體調節阻尼器。他表示為什么很多高層建筑不惜巨大成本建高層泳池,除了吸引消費者,泳池本身也會構成阻尼器,對建筑安全起到保護作用。
賽格大廈的晃動引發了人們對高樓設計的關注。而此次共振是如何發生的,具體結論還需要等待官方消息。
賽格電子市場的33年
賽格大廈搖動后,一條留言在網上迅速流傳:“最近Chia幣興起,華強北老板們在攤位上挖Chia幣,成千上萬個機械硬盤一起震動,造成大樓共振。”有調侃因此稱,深圳樓市被無數個機械硬盤撼動了。
對此立即有專家辟謠:“市場上廣為傳播的Chia幣挖礦導致大樓震動為謠言,一般Chia挖礦是在機房中進行。”
其實無需辟謠,算一下便能知道不可能是由挖礦引起的共振。通常,兩個物體發生共振,是要頻率相近時才會發生。好比你蕩秋千,如果別人每次在最高點推你,就會越蕩越高;但如果不在最高點推,甚至在反方向上推你,你就會越蕩越低。
然而,根據AI財經社了解,機械硬盤的轉速一般為5400轉或7200轉,即每秒鐘振動數千次。而一棟24層高樓的固有頻率為0.85Hz左右,即每秒振動不到一次。兩者相差了3個數量級,根本無法產生共振從而撼動大樓。
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謠言露出?作為消費電子的風向標,深圳華強北一度是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礦機銷售集散地之一。一位賽格大廈商家告訴AI財經社,2017年,比特幣經歷了一輪暴漲行情,賽格大廈礦機銷售十分火爆。“能看到很多老外,全球買家都到這來找貨源。”
一位在賽格大樓賣礦機的人士則告訴AI財經社,“伴隨國家相關政策的規范,現在賽格大廈里賣礦機的商戶少了很多,還有百十來家在做。他們也挖礦,但不在賽格大廈里挖,因為大廈里是商用電,電費太貴。賽格大廈只是礦機銷售的窗口。”
另一位賽格攤位老板也稱,賽格大廈1-8樓雖然賣電子元器件,但礦機和硬盤只占非常小一部分。“成千上萬人在賽格大樓挖礦”實屬謠言。
但這則流言依然點燃了人們的熱情,因為最近一種名為Chia幣的虛擬幣在全球火了。Chia幣在3月18日上線,5月4日開啟交易,全球幣價一度沖破2500美元,目前在1100美元左右。Chia幣創建了一種新的機制,比的是誰硬盤空間大。截止到目前,人們為挖這個幣占用的硬盤空間,已經達到6.34EiB,居世界首位,相當于全球硬盤年產量的5%。而這么大的硬盤空間足夠存儲10億部高清電影。
在Chia幣的帶領下,硬盤價格從4月起暴漲。此前正常價格在每TB兩百多元左右,但據央視報道,賽格大樓商戶稱:“4月20日左右硬盤價格達到最高點,本該賣3000元左右的16TB硬盤,能賣超過6000元。”而在一天中,上午和下午硬盤價格也能相差幾百元,商戶大量囤貨,希望賺取差價。在百度“顯卡吧”內有人曬出堆滿房間的硬盤或礦機,發帖在“賺翻了”和“血本無歸”間切換無常。
圖/百度“機械硬盤”吧,圖中為Chia礦機
而最有趣的是,全國64.5%的硬盤企業注冊在深圳。賽格大樓作為華強北電子市場的“宇宙中心”,始終是行業風云的匯聚之地,人們將大樓搖擺與挖礦聯系起來也就不奇怪了。
實際上,華強北最初以電子產業起家。1988年,賽格工業發展大廈辟出一塊區域,改建成1400平方米的賽格電子配套市場,結果生意異常紅火。后來因為空間不夠,賽格電子配套市場干脆拆掉重建,建起了當時深圳第一高樓賽格大廈。在新大廈中,1到8層是賽格電子市場,高層為辦公樓。而全中國的電子產業神話,幾乎都與這個上萬平方米的彈丸之地有關。
1998年,馬化騰就是在賽格廣場租下一間辦公室,成立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神州電腦的創始人吳海軍當時正在此地倒賣硬盤,賺到2000萬元第一桶金。曾是網絡路由器第一大廠商TP-Link的創始人趙建軍,此時也正在賽格電子廣場守著一個電腦攤位,希冀有朝一日成為電子產業龍頭。而大族激光是在這里的元器件交易中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這塊面積只有1.45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卻走出了50多位億萬富翁。”華強北街道黨工委書記蔡轉彎曾經表示。最初,靠著信息不透明,在電子元器件的交易中,簡單粗暴地賺取暴利,令人瞠目結舌的造富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但2009年后,強盛至極的華強北和賽格電子市場開始走向衰落。電子商務的沖擊、產業升級、山寨被查,讓之前入場門檻極低的倒買倒賣業務模式變得越來越不可行。電商平臺如科通芯成、云漢芯城等的崛起,則替代了賽格大廈一個個小小的格子間。這讓華強北和賽格電子市場陷入“低價競爭”和“賒賬”的下沉螺旋中。
但華強北從不甘于沉淪。2017年,比特幣大漲到2萬美元左右,帶動各種山寨幣ICO橫飛。華強北和賽格電子市場的商家們押注了礦機。賽格大廈許多售賣電腦的門店瞬間都改成礦機售賣店。
不過,同年國家出臺《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比特幣跌到最低3000美元。但賽格的礦機商家再次轉型美妝和電子煙。一腳踏進賽格大廈,“電子煙啦,看一看的吆喝,和××牌面膜有沒有、TF80唇膏有嗎”的問詢聲,讓前來買硬盤的顧客恍如隔世。
此后3年間,華強北化妝品企業的數量從1634家增長到4187家,增幅2.5倍。但華強北在電子行業的發家秘訣在美妝領域沒有得到延續,2020年底華強北經歷了一次涉案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緝查。“今年三四月間,一場稅務的抽查也令美妝商鋪風聲鶴唳,現在美妝不怎么火了。”一位元器件人士對AI財經社說。
如今,賽格大廈依然是電子產品的主陣地,街對面的茂業天地是美妝大本營,不遠處的明通數碼城則兩者皆有。三方勢力就在不足千米的街道兩邊此消彼長,映照出市場的“錢途”走向。
步入2020年,幣價迎來大反撲。比特幣價格從1萬美元翻到6萬美元,連世界上最奇怪的幣種,狗狗幣、柴犬幣、豬幣們也雞犬升天。而挖以太坊需要顯卡,挖Chia需要硬盤,都讓賽格大樓重新奪回了風采。賽格礦機和硬盤的報價成為全球風向標。
有人說,馬斯克跺跺腳,全世界幣圈都要抖三抖。“但賽格證明了宇宙還有另一個中心。”當這棟大樓迎風搖晃時,也能讓Chia的價格忽然抬頭,讓穿著拖鞋的攤位老板登上新聞主角。
(文中李然為化名)
猜你喜歡
“三晃”賽格大廈:質檢數據正常,周圍房價卻扛不住了?
如今,距離賽格大廈晃動已經過去了十一天,關于大廈晃動的原因仍未查明,但周圍的房價已經扛不住了,出現不同程度下降。賽格大廈關閉,礦機價格比高峰跌三分之一
5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公告,要求會員機構不得開展虛擬貨幣交易兌換以及其他相關金融業務等。賽格大廈:驚魂24小時,高樓為何晃動?22年前發生過類似一幕
5月18日下午1時左右,深圳華強北天晴無雨,吹著南風,天氣報告顯示陣風最大風力為5級,這樣的風可以叫做“清風”,能夠吹動樹上葉子搖擺,讓水池里的波紋一圈圈漾開,如果是在海上還會偶爾掀起小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