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回應“天價鞋”上熱搜:銷售飆漲三倍多,市值暴增三百億港元
處于輿論風口浪尖的李寧,就之前的“國貨天價鞋”現象作出了回應,并沖上了微博熱搜榜。
4月15日,據媒體報道,李寧相關負責人表示:“‘天價鞋’出現在第三方平臺,而不是李寧官網,我們查過,該平臺雖然將鞋價標高,但并沒有交易量。”
事件的起因是,前段時間,市場上國貨消費出現熱潮。但隨之而來的是,部分國產球鞋卻被“炒”出了天價。例如李寧韋德之道4全明星銀白款球鞋,在得物平臺上曾被炒到48889元高價,與其參考售價1499元相比,漲幅達31倍,引發廣泛關注。
一時間“天價鞋”、“炒鞋團”等話題成為輿論熱點,因被動溢價而獲益的李寧,則受到諸多網友的質疑。連新華社都發文評論稱:“如果因為‘炒鞋’導致球鞋愛好者買不到想要的球鞋,進而讓國產品牌失去消費者的信任,無異于竭澤而漁,自斷國產品牌升級之路。”
李寧公司相關人士強調,“近期,無論是‘新疆棉事件’還是在河南走秀的新聞,都將李寧推向了熱搜榜,但我們不希望因為‘天價鞋’上熱搜。”
新規擺脫“炒鞋風”
最近,隨著新疆棉話題的熱度高漲,部分海外運動品牌遭到愛國青年抵制,國貨品牌被一舉推向高峰,球鞋圈更是受到劇烈震動,無數投機者興風作浪,都在打聽哪里有李寧等國貨潮牌。
但各家官媒對天價鞋的點名批評,質疑李寧在無底線的消費國人的愛國心,使李寧深受影響。為了不再次因炒鞋事件受到關注,李寧公司正式對外回應,試圖撇清關系。
“我們調查的結果顯示,第三方平臺掛出的李寧鞋是幾年前的老款式,目前這款鞋在李寧公司已經不再生產。公司也不清楚為何會有網絡平臺以如此高價售賣李寧鞋。”面對外界對品牌方是否參與炒鞋的猜測,李寧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從李寧品牌的角度考慮,公司并不想與炒鞋圈有任何關聯,并將設置“門檻”規避炒鞋行為。
據悉,為了防止有人利用軟件搶購限量版鞋,李寧采取在線上核對IP地址、同一IP重復下單不發貨,以及線下用戶持身份證實名購買的方式。然而,AI財經社注意到,在社交平臺上,網友們對于這一回應并不買賬,有網友表示,“品牌方不限量銷售,鞋販子就不會有機會抬高價格”。
對于消費者指責的饑餓營銷,李寧公司解釋,一方面,產量會受到原材料及生產廠商的產能配置問題影響,考慮到下一批新品的發售,每期限量鞋的生產需按計劃進行,不能隨意加單;另一方面,部分鞋款來自于與合作方簽合同的方式開發,相關產品的銷售數量在合同中已有標注,這種情況下,李寧公司就不能擅自加量生產。
業內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此次國產鞋價格暴漲,與之前耐克等品牌球鞋被“炒”現象有著明顯區別,沒有新鞋發售,也沒有線下球鞋粉絲的熱情參與,在這背后,是鞋販們做了主要的推手。有部分鞋販聯合囤貨并哄抬價格,并同時在朋友圈等社交渠道中廣泛散布“炒鞋致富”的消息,目的就是吸引散戶來參與,讓其高價接盤。但實際上,這些球鞋大多是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
對于炒鞋的這種行為,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對AI財經社表示,炒鞋存在的風險還包括諸如非法集資、集資詐騙、合同詐騙、非法經營等。整體來說,基本上所有金融領域可能面對的風險,炒鞋行為都面臨。
據一名炒鞋者透露,隨著輿論發酵,現在鞋圈國貨的價格已經回歸正常,沒有人會選擇在此時上車,大部分炒鞋者都已經開始趁機抄底adidas、Nike了。
股價連漲,市值不到一個月漲300億港元
從新疆棉事件,到官宣代言人肖戰引發討論,再到近日的“炒鞋”風波和2021“悟創吾意”秋冬潮流發布會,李寧可謂是再度翻紅。這是李寧繼參加2018年紐約時裝周之際,再次獲如此高度和集中的關注。據清博輿情系統顯示,近一個月李寧相關信息累計總量達一千多萬條。
3月19日,李寧發布的2020年年報顯示,李寧集團收入上升4.2%至144.57億元,凈利潤增長13.3%至16.98億元,49.1%的毛利率與上一年持平。但這完全沒有達到股民的預期。年報發布當天,資料被曝光后,李寧股價開盤大跌逾4%,截止收盤下跌2.37%,市值約為1181億港元。
然而,隨著近期事件逐漸發酵后,紡織股集體暴漲。3月25日,李寧股價一度達到7%的增幅,創了新高。4月15日早間,體育用品股延續近期漲勢,李寧一度漲逾6.4%續創歷史新高。截止收盤,股價達59.6港元,上漲3.11%,市值達1484.25億港元,相比3月19日市值增加303億港元。
另外瑞銀發布研報稱,將李寧目標價由59港元提升9.8%至64.8港元,維持“買入”評級。報告稱,在網上銷售方面,李寧的銷售在3月25-31日期間,同比上升383%,在4月1-10日期間上升147%,表現與國際品牌相同,實體店表現強勁,而Nike及adidas的同期表現甚至有下跌。
報告還表示,超十名中國明星宣布與國際品牌中斷合作,相信中期會對李寧利好,同時能獲得更多代言資源,相信會有更多名人選擇穿著李寧產品示眾,預計將會帶來更大影響。
猜你喜歡
618調研:大促期間會選擇閃購下單的用戶不足一成
今年618,閃購平臺入局試圖從大促市場分一杯羹。當閃購“30分鐘送達”撞上“囤貨季”,這場速度與深度的對壘,究竟能對日趨成熟的年中大促帶來幾分震撼,備受矚目。京東京喜自營啟動618廠貨百補節 產業帶工廠白牌好貨優惠享不停
5月15日,京東京喜自營宣布開啟618廠貨百補節,持續對產業帶商家進行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加碼帶來重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