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圣誕工廠:供應全球80%用品如今訂單下滑一半,商鋪轉租成空城
黯淡的東方造夢工廠
承包全球80%圣誕用品的義烏,今年節日氣氛格外冷清。
“今年的生意不行。"李強的店鋪位于義烏國際商貿城的三樓拐角處,這里聚集著義烏的圣誕商鋪,一年四季都在播放圣誕音樂。他告訴我們,受疫情影響,美國進口商不能來看貨,只能轉線上,店里的圣誕LED燈飾品訂單比去年少了40%。
節日燈產品起家的李強,2013年來到義烏商貿城做出口外銷,主打美國市場。每年的圣誕裝飾燈占其總訂單的60%。而今年,訂單的大幅減少讓他被迫下午三四點就關門,并在朋友圈兜售積壓的裝飾燈。
客戶無法看貨,訂單大幅流失,線上內銷慘淡。大部門的義烏圣誕商人與李強一樣尷尬。海外疫情持續擴散,商貿城圣誕用品市場從7月便遇冷。"很多大客戶都退貨了。"同在一層經營圣誕服裝的王紅告訴AI財經社,下半年一直沒有好轉,很多人不得不將店鋪轉租。
在國際商貿城一期市場旁邊的金福源庫存市場,義烏小商家萬云已經很少看到圣誕用品同行的身影了,“我經常去那邊,生意現在非常慘淡,幾乎沒有老外采購,也有中國人幫忙采購的,但訂單量都不大,好多人都轉做春節飾品了。”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里,大大小小的檔口前堆滿了圣誕飾品,但幾乎沒有客流。不少店家因負擔不起房租,貼上了轉租的告示,還有些已經開始轉做春節生意。"今年相當于是個空城,沒有外商來這里。"王紅表示。
"接的訂單太少,沒有利潤,純粹是為了維護客戶關系。"一位義烏圣誕商品工負責人對AI財經社透露,今年從3月以來,還沒有超過15萬元的訂單。
訂單量少,營收難以覆蓋成本,義烏很多工廠被迫關停。這與過往義烏的熱鬧景象相差甚遠。
往年距圣誕節還有五六個月時間時,義烏國際貿城就開始充滿忙碌的身影,歐美進口商們挑選著最受歡迎的圣誕商品,再用集裝箱運回國。商家們也忙得團團轉,簽訂單、配貨,人手不夠的時候,月薪一萬招聘大學生來兼職。圣誕生意的成敗,代表著這些商人們一年能收獲多少。
平均訂單量減少一半
作為西方基督文明的造夢工廠,據不完全統計,義烏有600多個加工廠,500多個商家,這里每年至少生產30億美元的圣誕商品,占據全球80%的市場份額。小到一只鈴鐺,大到全套圣誕老人服,以及幾米高的圣誕樹,義烏商人們幾乎承包了圣誕節所需的全部用品。
然而,今年的新冠疫情沖擊下,一些國家出行限制,實施封鎖隔離計劃,義烏的圣誕用品出口也面臨沖擊。自12月20日起,英國英格蘭東南部地區開始進入封鎖階段,管控措施將持續兩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丈夫甚至放棄與家人在圣誕團聚的機會,33年來首次在溫莎城堡過圣誕。德國也已經實施升級版的防疫措施,規定到明年1月17日,私人聚會上限控制在2個家庭或5人以內。
與英國一樣,奧地利、荷蘭等多個歐洲國家封城現象也恰好出現在圣誕節與新年期間,封鎖區人們外出購物消費可能成為奢望,還沒封鎖的地區在疫情惡化的情況下,也被限制出行和聚集。此外,歐洲多地取消圣誕市場,據不完全統計,確定在圣誕期間開放教堂的國家,目前只有奧地利、英國和法國。
對全球市場來說,在圣誕節期間歐美國家仍維持封鎖,不僅僅是節日氛圍被沖淡,圣誕經濟也受到重創。很多行業和企業往往會依靠圣誕這一假期帶來的消費潮提振業績,由于疫情持續擴散,圣誕節恐怕難以迎來昔日擁擠的人群。
據媒體報道,德國62%的零售商對圣誕節生意持悲觀態度。同樣悲觀的還有義烏商人們,"歐美疫情持續擴散,對外貿影響從年初到年底,市場萎縮,感覺明年也恢復不了。"主要面向歐美市場的祁女士表示,歐美市場信心不足,導致義烏制造商、出口商集體陷入困境。
此外,海運價格猛漲、港口清關等問題,也導致整個義烏外貿出口都受到沖擊。疫情影響下,貨運船到外國港口無法清關,國外客戶收不到貨不愿結款,義烏商家們拿不到貨款不愿做新訂單。如此惡性循環,導致銷售大幅下滑。
義烏圣誕用品行業協會秘書長蔡勤亮告訴我們,“臨近圣誕疫情嚴重影響也不大,主要是上半年影響大,貨能出去,供應也跟得上,但客戶下訂單少,今年義烏整個圣誕用品的出口都在下降。”他還透露,從6月數據來看,義烏經營圣誕用品出口的商戶平均訂單量減少了50%。
要知道,算上生產周期、海運、國外通關時間,義烏圣誕用品出口訂單一般最遲8月底需要出貨,6月底是大客戶的最后下單期限,即使之后有訂單,多是小客戶,量也不多。也就意味著,6月下降50%的數據也能作為全年出口量下降的參考。
轉內銷的路子也不那么順暢。
擴展新客戶很難,國內圣誕氣氛不濃,購物平臺上圣誕用品并不暢銷。在速賣通、亞馬遜這類跨境電商上,需要大規模銷售才能抵消商品運費。而除了圣誕樹外,大部分圣誕飾品批發價都很低,通常是一件才幾美元,連圣誕老人售價也不過三四十美元。
一家主要供應圣誕樹的義烏商家告訴我們,他們以前3月、4月開工,今年訂單下得遲,直到5月、6月才開工,緊趕慢趕出口了30萬棵圣誕樹。“影響挺大的,本來想出口受挫能不能轉成內銷,發現國內訂單也不多。”
另一個主要做圣誕樹配件的飾品同行晚晴,則忙著處理出口剩下的大量尾貨,他說8月底國外訂單就出貨了,下半年就做國內生意,比如做點批發,以及給高端酒店、大使館承包裝飾生意。
來自線上圣誕老人的新商機
一邊是中國圣誕生意蕭條,一邊則是國外圣誕氛圍冷清。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新商機也應運而生。
在往年,美國的"櫻桃山項目"會為美國和加拿大700多個商場提供圣誕老人扮演服務,據外媒報道,今年這家企業也順應時勢,將總部四分之一空間改造為圣誕老人直播工作室,并配置音響系統。客戶只要出價99美元,就能與圣誕老人視頻連線,并獲取一些圣誕禮物。
而來自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兩位70多歲老人,也有生意頭腦。據外媒報道,他們通過兒子建立的網站提供視頻聯系服務,家長可預約連線時間,還能留言希望圣誕老人告訴孩子什么話。售價也很明確,從5分鐘49美元到10分鐘69美元不等,他們平均每小時連線4-6次,有時甚至要一天工作9小時。老人樂觀預計今年收入會增加2-3倍,畢竟在往年,他們只能扮成圣誕老人到當地餐館和博物館表演。
英國也不例外,一家名為Santa's Grotto Live的公司通過線上視頻軟件,為用戶提供與圣誕老人進行個性化交流的機會。一家兒童活動公司直接借助Facebook的優勢,提供視頻聊天服務,孩子們還能預訂書籍來完成虛擬雪橇騎術、馴鹿訓練等尋寶活動。老板還向外媒透露,目前有400人申請扮演角色。
美國一名圣誕老人扮演者這樣理解線上圣誕老人的意義,除了保持安全外,他想傳達給孩子們一個信心:不要擔心圣誕節,它來了,從未被取消過,無論事情多少糟糕。
(文中李強、萬云、晚晴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