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創:“八大產業鏈專項基金”,緊密契合市場化方向,精準突破助力產業
全國首創專項基金,精準突破八大產業鏈
近年來,為了更好適應資本市場環境,吸引社會資本促進當地發展,各地政府引導基金都在努力推陳出新,加快駛入“市場化”軌道。
而這一次,南京市走在了全國前列。
2020年11月12日,南京市創新投資集團(下稱“創投集團”)合作推介會在北京舉辦。作為南京市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和南京市級科技創新基金的受托管理方、產業鏈專班成員,創投集團在已有政府引導母基金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引導功能,圍繞“八大產業鏈”精準設立專項基金。
不同的是,這種形式正是全國首創。
“以往圍繞企業集中募集或集中發布的政府引導基金,通常是中央的全國性安排”, 目前分管創投集團工作的紫金投資集團副總經理萬舜向投中網介紹道,“作為一個城市圍繞細分產業鏈,同時發布八支專項基金,這種形式是全國首創”。
八大產業鏈專項基金中,六支基金已宣布成立,由創投集團分別與源碼資本、北汽東證、華泰紫金、俱成秋實、創新工場和國投招商六大機構合作設立,分別專注軟件和信息服務、新能源汽車、新醫藥與生命健康、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智能裝備制造六大前沿賽道,規模均達到50億元以上,其中,智能裝備制造基金規模高達480億元。
其余兩支專項基金則專注于智能電網和軌道交通,創投集團將結合資本市場運作特征,采取公開征集的形式,面向國內、國際頭部機構公開招募,合作設立專項基金。此外,創投集團其余產業鏈子基金以及南京市級科創子基金也在持續招募機構中。
八大產業鏈專項基金對于南京市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南京市的目標定位是“創新名城”,而創新名城的構建離不開產業的發展、優秀的企業以及創新型的人才和資本。而八大產業鏈專項基金,勢必會在“創新名城”建設中發揮巨大的基礎性支撐作用。
作為南京市政府引導基金的受托管理方和產業鏈專班成員,創投集團致力于整合各類引導基金資源,圍繞重點產業“強鏈補鏈”,為南京市搭建良好的創投生態。截至2020年10月,創投集團已圍繞八大產業鏈設立相關產業引導子基金近60支,總規模已逾千億元。
緊密契合產業市場,返投不讓GP有負擔
“八大產業鏈”涉及當下多個熱門賽道。但對于產業方向的確定并非盲目追逐,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可以說是,有所為有所不為”,萬舜表示,“南京市委市政府認真聽取了包括科學界、產業界等社會各界的意見,認真研究了南京市自有的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最終鎖定八大產業鏈進行重點突破,也希望可以打造出南京的‘產業地標’。實際上,八大產業鏈也是與新基建不謀而合的”。
八大產業鏈專項基金的投資階段,也根據不同產業鏈的特點靈活謀劃,整體以中后期為主,包括成長期、成熟期以及產業整合并購等?!叭绻Y本市場發生變化或者企業遇到困難,只要我們看好企業前景,也在投資范圍內”,萬舜表示,“不排除劃出適當的比例做VC,只要對產業鏈有利都是可以的”。
值得一提的是,創投集團在專項基金的運營上,也在著力向市場化機制靠近。
在投決機制上,專項基金將組織管理機構、產業專家、業內人士等專業人士組成投資委員會,秉承充分尊重多數意見的原則進行投資決策,不設一票否決權。
在返投事項上,專項基金采用市場上相對比普遍的1:2返投比例,但會采取相對寬松的統計口徑,比如投資企業注冊地如不在南京,但其子公司設在南京也可以算在統計口徑。
“畢竟是南京市產業鏈專項基金,主導思想是扶持南京市的產業做大做強,但南京也會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態,讓專項基金有更多好的投資標的,通過市場化的運作賺錢”,萬舜表示,“爭取讓GP兩倍返投不至于很大負擔,兩倍投起來也很愉快。”
另外,專項基金還設立了一定的激勵讓利政策。針對專項基金的中早期項目,給予和南京科創基金天使項目同等的50%-80%激勵獎勵。
除了產業鏈專項基金,針對一些規模較大的重要項目,或暫不適用專項基金投資階段、但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早期項目,創投集團也靈活采取了直投方式,作為產業鏈轉型基金的有力補充。
目前,創投集團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投資成果。萬舜向投中網透露,一支圍繞集成電路的子基金,在一年多時間投出四十幾個項目,有四個項目已經上市。目前,創投集團已經組建約60支基金,整體子基金和直投項目的平均IRR已達到10%以上。
除了專注產業發展的子基金和直投項目,創投集團也打造了“一室一中心”基金,作為“科技成果產生和轉化的積極探索”。“一室一中心”分別是紫金山實驗室知識產權基金和揚子江生態中心天使基金,前者依托的南京市網絡通信與安全的重點實驗室,是南京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的關鍵支撐,后者依托的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則是南京貫徹落實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紫金山實驗室知識產權基金圍繞前段、前沿科技成果,促進自主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落地,揚子江生態中心天使基金圍繞對基礎環境的保護,努力讓‘犧牲環境求發展’的觀點一去不復返”,萬舜介紹道,“前者的重點是國家前沿的技術引領和國家重大的戰略安全,后者是基礎的民生、基礎的環境、基礎的保障”。
“如果說八大產業鏈基金是‘腳踏實地’,‘一室一中心’就是登高望遠,有更為長遠的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意義。”
與GP“相愛相成”
近幾年募資市場持續遇冷,募資難題已經是投資機構心照不宣的痛點。投資機構對政府引導基金的需求度日益顯著,政府引導基金也愈發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LP。
投中研究院《2020年政府引導基金專題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國內共成立1,349支政府引導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的總規模達已高達21,452億元。
與此同時,在政府引導基金與市場化GP的合作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需要磨合,比如返投比例過高、硬性政策限制會導致投資回報偏低,雙方訴求不同導致基金不能落地、招商引資情況不理想等各類痛點。
從萬舜的角度來看,如何篩選出最優秀的GP是當前的最大難題。“不同GP的眼光、格局、前瞻性、敬業精神以及對市場的理解深度,差別還是很大,這在募投管退各個環節都有不同表現”,萬舜表示,“另外,一些GP的契約精神有待提升。南京在市場化方面做得比較開明,之后也會逐放寬返投比例的計算口徑,希望GP可以尊重引導基金的訴求,這都是相輔相成的”。
“通過相對寬松的政策吸引優秀的GP來到南京,與我們一起發展,這是我們的根本出發點。”
對于GP的篩選標準,除了剛性的量化指標,創投集團也十分注重軟性層面的考量?!翱幢举|不看表象,數據只能是參考,我們更注重把握GP本質的能力層面,包括核心邏輯、產業理解以及對基金運作規律的把控等”,萬舜指出。
至于如何實現投資回報和招商引資的雙重目標,曾擔任高新園區管委會主任和科技人才局長的萬舜,更愿意用一個更為寬廣的視角來解讀問題的本質。
“南京市這幾年在創新名城建設上力度很大,在整體創新、產業扶持上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建設多達400余家新型研發機構,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1200多家增加至今年預計6000家”,萬舜認為,“這實際上具備了讓GP來到南京設立基金、投資本地項目的一個良好基礎,對GP而言,不僅是資金支持,也給到GP很好的投資標的和立體化生態環境”。
“這給基金投資提高了贏的概率,而GP最終投資給當地企業,打開企業的發展的局面,也讓LP獲得更好回報,與此同時,南京市的稅收就業各方面也會變得更好”。
在萬舜看來,政府引導基金和市場化GP之間,應該是一種“相愛相成”的關系。
“《論語》里有一句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想成就某個事情,一定是通過幫過別人來實現。因此我們作為LP,不能只對GP提要求和所謂考核等,而是要幫助GP獲得資金、獲得項目來源,幫助GP把項目投資、投后管理、退出工作做好,讓GP感到在南京可以募到錢、投出好項目、獲得好回報,反過來,這就促進了南京企業和產業的發展,二者之間相互成就?!?
“創新名城”助力南京,打造創業投資“富礦區”
評判一支政府引導基金的成色,地域本身的發展水平是個重要標尺。
身處長三角經濟的南京市,不僅地理位置優越,在政策導向、經濟發展、科教科研等方面,享有成為創投“富礦區”的顯著優勢。
政策層面,南京市積極響應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精神,并已經連續數年身體力行圍繞“創新”開展城市戰略部署。
自2018年以來,南京市委連續三年發布1號文件,緊密圍繞將南京打造“創新名城”以及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推出了一系列兼具廣度和深度的政策。在廣度上,1號文件覆蓋廣泛,涉及原始創新、成果轉化、企業扶持、人才引進等對企業和人才服務等整體環境的打造;從深度來看,每個文件都有配套的實施細則,對相關規定、實施部門和完成節點進行詳細說明,確保政策扎實落地。
1號文件給南京市指明了清晰的發展方向和路徑。在這樣的政策下,南京市也取得了國內首屈一指的經濟發展。2020年一到三季度,南京市GDP總量超過1萬億美元,增速水平超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位列全國第一。
“可以說,南京市找到了適合自身的發展戰略和路徑,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和‘創新名城’的定位之下,形成了如今全國增速第一的局面”,萬舜表示。
另外,南京市在科研、科教也具備先發優勢。以‘雙一流’高校和學科為例,北京擁有21個,上海擁有14個,而南京擁有12個,緊隨北、上之后位列全國第三。南京市也擁有豐富的科研院所,包括中科院科研院所、部隊科研院所以及央企、民營機制的科研院所等。
除了南京市本身的多方面優勢,創投集團作為市政府引導基金的受托管理方,也身體力行在基金的募投管退全流程給予支持和幫助,并努力實現更為市場化的運營模式以及更為寬松的返投口徑。
作為南京市的國有投資集團,創投集團還擁有獨特的生態支持優勢。除了龐大資金作為堅實后盾,創投集團可以有效協同南京市各方面的資源。另外,創投集團母公司紫金投資集團參股多家銀行、證券、擔保、小貸、融資租賃等,擁有金融全牌照優勢,在各個領域都有較強的話語權和資源。
通過本次八大產業鏈專項基金的設立,創投集團再為吸引優質創投資源“再加一把火”。
“通過設立引導基金,引導基金之間信息共享、相互幫助,讓基金的成功吸引到更多的基金。對于做得好的基金,我們也會繼續加籌碼,讓GP有第二支、第三支基金,或者規模越來越大”,萬舜表示。
對于政府引導基金的未來,萬舜的期許是,“爭取達到‘以智引智、以才引才、以GP引GP、以基金引基金、以資本引資本’的局面,最終讓南京市、企業和資本整體形成一個良性、螺旋式的上升?!?
猜你喜歡
三六零Q2安全業務同比高增98.76%,第二增長曲線已成
安全業務實現營收9.08億元,其中第二季度收入6.54億元,同比增長98.76%,環比增長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