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反向營銷博出位上熱搜榜,網易嚴選們已玩不起雙11
網易嚴選又一次靠反向營銷上了熱搜榜,聲稱自己將退出雙11引發廣泛爭議。在網易嚴選四年多的發展歷程中,類似的事件很常見。這家從網易內部孵化出來的公司,過去一直靠反向營銷引人關注。
今年雙11大戰比往年來得早一些,自11月1日就已拉開帷幕,不過,在這場一年一度的電商狂歡戰中,消費者購物的主流平臺依然是天貓、京東和拼多多,如果沒有11月4日晚的爭議聲明,網易嚴選的存在感并不高。
而本次網易嚴選爭議聲明背后折射的則是,中小電商平臺的尷尬處境,在巨頭的擠壓下,他們的生存舉步維艱,如今連雙11都玩不起。
反向營銷上癮
11月4日晚,網易嚴選發了一份聲明稱,今年雙11,網易嚴選將退出大戰。聲明中強調現在的雙11“鼓吹過度消費,為銷售數字狂歡”:人們被鼓動著,為龐大銷售數字貢獻一己之力,買了太多不該買的東西,人們的消費欲望被添加了太多人為成分。
網易嚴選公關部告訴AI財經社,發布這篇聲明的初衷是為了倡導理性消費,沒有太復雜的因素。
如果聲明只有上面這些內容,網易嚴選無疑能獲得一致好評。但網易嚴選并非真正意義上退出雙11。聲明下半部分改變口風,吐槽同行雙11活動規則越來越復雜,養貓蓋樓、組隊PK,稱網易嚴選今年不做復雜優惠玩法,會有全年最大力度補貼。聲明還強調,今年雙11網易嚴選不發戰報,不為銷售額開慶功會,只為理性消費的生活理念發聲,只為每一個用戶的好評慶祝。
與過往的多次營銷一樣,網易嚴選的聲明發布后,在網上引起廣泛討論。知乎上如何看待網易嚴選退出雙11的提問就沖上了熱榜,回答的內容里有肯定聲,也有質疑聲。肯定方認為,網易嚴選倡導理性消費很好;質疑方認為,網易嚴選競爭不過淘寶、京東,只能站在道德制高點,給自己撈個好名聲,順帶刷刷存在感。
對于網易嚴選退出雙11的行為,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在線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雙11為天貓首創的購物節,目前幾個頭部電商平臺的優勢明顯,像網易嚴選這樣的平臺想要分享紅利、分得一杯羹有難度,因此只能通過不尋常的方式獲得關注。
確實,凱度咨詢對消費者今年雙11的購物渠道喜好做了調研,淘寶、京東、天貓穩居前三甲,拼多多緊隨其后,蘇寧易購排名第五。前十名中還有美團、抖音、快手等,但沒有網易嚴選的身影。
“網易嚴選面臨流量問題,退出雙11是它的營銷手段。”莫岱青說,過去幾年來,網易嚴選做了很多類似的營銷。
資深互聯網人士嚴正認為,網易嚴選并不是真正意義上退出雙11,但又不想投入大量資金,所以想出了反向營銷的方式參與,最終引發人們關注。
梳理網易嚴選四年多的發展史,類似的反向營銷很常見。今年2月,網易嚴選投放了一組“還是別看這個廣告了”的營銷廣告,實際上是為當時的大促做宣傳。更早之前,網易嚴選還“碰瓷”過京東618。
業內人士分析,網易嚴選之所以樂衷于做反向營銷,有幾個原因,一是曾嘗到過甜頭,網易嚴選剛成立沒多久就曾蹭大品牌的知名度,打出CK、新秀麗等大牌制造商的標簽,雖然充滿爭議,還出現“一口鍋”、“G20毛巾”等事件,卻增加了網易嚴選的知名度。因為,低價的大牌同款,讓消費者有購買欲。
第二方面,眾所周知,網易老板丁磊每花一分錢都精打細算,更不喜歡追風口燒錢。從社交到直播,每到燒錢時,丁磊就會抽身離去。2019年,網易考拉就被丁磊以20億美元賣給了它的老對手阿里,網易漫畫等沒人接盤的項目更是被關閉。在此背景下,網易嚴選只能另辟蹊徑參與雙11。
網易嚴選的尷尬
如果不是這次的爭議聲明,估計一些人都忘了網易嚴選的存在。某種程度上,網易嚴選這次的營銷是成功的,起碼讓大家再次想起了它。
一位曾在網易嚴選購物的消費者稱,他已經忘了上次在網易嚴選購物是什么時候,如果不是這次“碰瓷”,他壓根想不起網易嚴選。
但這種營銷能帶來多少新客,要打上問號。對于這一問題,網易嚴選公關部沒有置評。
而從過往網易嚴選做的反向營銷看,想要轉化成實實在在的銷售并不容易。與大電商平臺相比,網易嚴選的用戶基數還很低。這是中小電商平臺的尷尬。
為了獲得流量,曾定位于平臺的網易嚴選不得不找新入口,2016年10月在京東上開店,次年擁抱拼多多,2018年在天貓上開店。但幾年過去,這些店鋪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截至目前,網易嚴選拼多多店開店四年,只拼了3400件商品,銷量最高的濕巾只拼了51件。京東和天貓店量要大一些,分別有295萬粉絲和82.4萬粉絲,但也比不上與網易嚴選定位頗為類似的京造和淘寶心選,這兩家在自己平臺上的粉絲數分別為390.2萬和898萬,而京造和淘寶心選的成立時間均晚于網易嚴選。
曾經丁磊對電商板塊是寄予厚望的,認為能“再造一個網易”,2015年網易考拉和2016年網易嚴選剛問世時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高增長背后拖累的是網易整體的業績表現。2017年網易凈利潤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滑8%;2018年凈利潤驟減40.3%,為64.77億元,比2015年還要低。
這使得網易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出現過長達一年的低谷,拖累網易掙錢能力的就是電商板塊,毛利率只有個位數,與網易整體高達60%以上的毛利率形成鮮明對比。
而自2018年以后,網易電商業務板塊還告別高速增長,營收增速在逐季放緩,到2019年第二季度營收為52.47億元,同比增速已經降至20.2%,這是網易最后一次披露電商業務成績單。
最終丁磊作出賣掉網易考拉的決定,這促使2019年網易凈利潤猛增230.86%,自此以后網易就不再公布電商業務的業績了。當時給出的解釋是,電商對公司營收的貢獻度較小。
如今,丁磊已經認清“網易沒有電商基因,還是做游戲來錢快”的事實,網易考拉有幸被接盤,而網易嚴選只能接受轉型的陣痛。
如今,網易嚴選已不把自己當電商平臺看,認為平臺電商的機會很少了,最后比拼的是流量和價格,稱網易嚴選要做品牌。
中小電商平臺玩不起
本次網易嚴選爭議聲明背后折射的是,中小電商平臺的尷尬處境,他們在巨頭的擠壓下,生存舉步維艱,如今雙11玩不起了。
當AI財經社詢問今年雙11會不會加大力度時,一位垂直電商直言不諱地說,不會增加投入,他們今年不打算發戰報,因為感覺沒有意義。另一家與網易嚴選定位類似的電商平臺明確表示:“我們不搞雙11,從來不參與,為何要搞?”
如今雙11進行的如火如荼,然而不少電商平臺首頁卻沒有雙11的字眼。打開寺庫商城,有的只是常規促銷,頁面沒有任何雙11的信息。這一狀況也出現在攜程、同程旅行、貝貝、聚美優品等電商平臺上。在返利網上,首頁參與雙11活動的只有淘寶、京東、唯品會、拼多多、蘇寧等幾家。
此外,AI財經社發現,包括樂友、蜜芽、酒仙網、本來生活等在內的眾多中小電商平臺創始人的朋友圈,至今為止沒有發布任何雙11的內容,這與往年截然不同,之前他們早早的就在各自朋友圈為自家平臺的雙11帶量。
一位電商行業從業者稱,現在電商行業呈現的是寡頭競爭格局,也就天貓、京東、蘇寧這幾家厲害,阿里巴巴的雙11更是天文數字?!八阅憧创蟛糠种行‰娚唐脚_都不做雙11了?!?
“今年雙11中小電商平臺的參與感普遍不高,都沒怎么投放廣告。”電商分析師、新物記創始人魯振旺觀察說,由于網民紅利消失,電商已經過了跑馬圈地的階段,過往網易嚴選們參與雙11還能拉新客,現在越來越難了。
嚴正稱,今年雙11中小電商平臺的廣告投入都不多,整體減少了60%以上。因為再投入也不見得有好回報,用戶對大促已經慢慢疲憊了,也淡然了。另外,現在電商造節日趨常態化,中小電商平臺的總投入就那么多,攤薄后分到雙11上的錢自然就少了。
在魯振旺看來,實際上中小電商平臺參與雙11是給阿里、京東做嫁衣,他們即便投入資金做廣告,也會被大電商平臺卷走,還不如在其他時間段讓利給消費者,更能獲得消費者的關注。
當前,電商行業的競爭已經是一片紅海,巨頭阿里巴巴的活躍用戶增長都在明顯放緩。11月5日,阿里巴巴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9月底,月活用戶環比僅增長700萬左右,為8.81億,比市場預期的8.99億低不少。在此背景下,電商平臺獲客成本比以往高出不少,就連拼多多都在逐年上升,翻了十幾倍,2019年高達190元,更不用說其他中小電商平臺了。
而包括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在內的電商平臺為了搶奪新用戶,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這對網易嚴選們來說,沖擊更大,他們在雙11的紅海里廝殺無異于赤身肉搏。去年雙11,除了天貓和京東外,網易嚴選們都沒有公布具體的成交額,只強調訂單量的增長。
在資本市場上,眼下中小電商平臺的表現都不太如意,寺庫的市值只有1.84億美元,與最高峰相比已經縮水83%;途牛早已跌破發行價,如今市值只有1.43億美元,與最高峰相比縮水31億美元;攜程的市值不足200億美元,只有拼多多的七分之一。聚美優品和當當則早已選擇退市。
資本市場的反應或多或少的說明,中小電商的生存處境頗為艱難,雙11與大平臺搶市場,缺錢、缺人、少流量,無異于以卵擊石。
猜你喜歡
618調研:大促期間會選擇閃購下單的用戶不足一成
今年618,閃購平臺入局試圖從大促市場分一杯羹。當閃購“30分鐘送達”撞上“囤貨季”,這場速度與深度的對壘,究竟能對日趨成熟的年中大促帶來幾分震撼,備受矚目。京東京喜自營啟動618廠貨百補節 產業帶工廠白牌好貨優惠享不停
5月15日,京東京喜自營宣布開啟618廠貨百補節,持續對產業帶商家進行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加碼帶來重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