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聯資本李哂時:實現多元化LP構成,穩扎穩打,穿越募資周期
2018年《資管新規》落地后,募資成為行業的最大難題。當年,私募股權市場募集基金數量達到3541支,雖然與上一年持平,但增速急劇放緩;在基金募資規模上,2018年人民幣基金共披露募集完成10814.12億元,相較17年同比大幅下降35%。
從LP構成看,目前國資占據了市場出資的主流,來自市場化的資金更加緊張。不過,因資金屬性所致,政府引導基金類的出資帶有返投比等硬性要求。越來越多的GP開始意識到,LP結構多元化的重要性。
“對于投資機構而言,過度集中是一個問題,LP的來源和被投企業都要多元化,只有這樣才能抗周期抗風險。”凱聯資本創始合伙人李哂時表示,GP需要做好LP管理,在LP和被投企業的中間,尋找到一個對大家都比較合理的平衡狀態。
LP結構趨向多元化、市場化、專業化
2018年以來,股權投資行業一直處于洗牌中,資管新規以后,由于每家機構LP的構成不同,面臨募資的情況不一樣。李哂時看來,對于LP過于單一的GP,募資難的情況將加重。
“我們在過往歷程當中看到,有些機構,由于其LP過于集中,要么集中于機構資金、要么集中于政府資金,不夠多元化,只要其中有一環出了問題或變化就會出現LP管理風險。”李哂時表示。
LP結構多元化,一直是凱聯資本在募資時的一個重點。也正是因為科學合規的多樣化LP構成,使得其受到的環境變化影響并不大。2019年,凱聯資本逆勢募資,成立了S基金,去接盤同行業機構的資產包,幫助同行伙伴度過難關、也幫助資產包中的被投企業更好的發展。
市場上的錢更加緊張,讓GP紛紛向國資LP伸出橄欖枝。以往,國資LP出資占比會達到20—30%,這樣一來,LP在投委會決策當中要求有一定決策權,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GP的市場化投資決策。
另外,國有資本帶有較強的政府意志。要順利募到國資的錢,還有諸如返投等硬性要求。
李哂時表示,不同的國資之間差異巨大,凱聯資本會選擇更市場化的,更專業的、更懂產業規律和更加理解資本市場規則的國資LP作為合作伙伴,對于一些在理念上還沒有特別與時俱進的國資LP,凱聯資本也會適度抉擇,這是一個雙向選擇。
近幾年,產業資本、企業成立的投資機構更加活躍的出現在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國資也開始直接參與股權投資。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險資的活躍。過去,險資更多以出資人身份參與股權投資,而今,險資紛紛成立了自己專業的團隊,甚至進入到很多行業細分領域的不同賽道。
李哂時透露,以往與凱聯有緊密合作的個別地方政府或國資機構,在投資上表現的越來越獨立,并直接參與到早期投資中,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也需要大量外部資源的補足,因此也會繼續選擇像凱聯資本這樣更加有特色的GP,繼續補充其更加市場化的特色和更加靈活的功能。
2014年成立以來,凱聯資本發起設立人民幣基金,涵蓋了PE股權投資、定向增發、Pre-IPO、二手份額基金以及垂直產業基金等方向的投資。以“產業聚焦”為方向,凱聯資本已經擁有了自己獨特的投資矩陣,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通過這樣的矩陣,更夠更好的發揮優勢。
私募股權基金走入托管難境地
2018年,阜興系百億私募實控人失聯事件引發連鎖反應。中國基金業協會下達通知,要求托管銀行對新托管的契約型股權私募基金出具意見函,這也間接影響了銀行托管股權私募基金的積極性,多家銀行暫緩股權私募基金托管業務或抬高托管門檻。
站在行業一線,李哂時感嘆良多,“我們在一個幾百人的行業群中,都是各大基金公司的主要合伙人,現在每天大家研究分享的內容就是研討哪些托管行可以做托管,基金怎么可以更加順利的實現備案成立。”
門檻的抬高,將私募股權基金推入托管難的境地,也讓中小型股權私募公司生存更加艱難。
目前,備案一支新基金,像凱聯資本這樣在歷史上合規并且業績較好的GP機構通過綠色通道機制可以備案秒過。而合規的基金,必須要在銀行進行托管后,方可募集,而銀行現在托管私募股權基金的服務是在收縮的,需要非常廣泛的去跟托管行的各層級打交道、反復溝通。
“現在國家和監管對于私募股權基金在國家創新中的支持作用非常重視,但行業生態中還是有一些環節需要完善,做托管業務的銀行越來越少,銀行普遍不愿意新增基金托管業務。”李哂時直言。
“只有小部分銀行可以托管,且前提是有合作基礎,這部分服務和生態如果不能健全完善對于新成立基金還是有很多障礙的,也不利于科技企業直接融資的擴展。”
“目前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基金如果都不能備案,就不是一個合法的基金,如何及時去投資和幫助企業成長并銜接國際化的資本市場?基金的合規性和按照監管要求備案和合規募集,這是凱聯資本在內控上必須堅守的底線,所幸的是,凱聯資本還是得到了監管和托管行和同行伙伴支持的。”李哂時直言,現在基金備案和托管的問題,這是整個行業遇到的難題,希望相關監管和行業伙伴為了投資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一起努力協調解決問題。
猜你喜歡
凱聯資本李哂時:實現多元化LP構成,穩扎穩打,穿越募資周期
“對于投資機構而言,過度集中是一個問題,LP的來源和被投企業都要多元化,只有這樣才能抗周期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