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靠變賣項目回籠上億資金,它以索道起家,打造了網紅景區梵凈山
10月14日晚間,三特索道(002159.SZ)公告表示擬以9532.54萬元及1872.41萬元的價格向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轉讓貴州武陵景區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武陵景區公司”)及貴州三特梵凈山旅游觀光車有限公司(下稱“觀光車公司”)100%的股權。
此次股權轉讓,預計回回收1.14億元,最終影響2020年凈利潤4600萬元。而據半年報數據,公司2020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186億元。
此前在三特索道公布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1月至9月虧損800萬元至1200萬元,而上年同期則實現了1801萬元。
此次股權轉讓,是否能奠定三特索道2020年盈利的基礎尚且不得而知,但從目前公告來看,此次轉讓或許可以大幅提升全年業績。
武陵并非核心資產
公開資料顯示,三特索道成立于1989年,是湖北省唯一一家旅游業上市公司,其前身為武漢東湖高新區的一家國企,也是武漢市第一家股份制改革試點的民營企業。公司主要從事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業務,目前在陜西、貴州、湖北、海南等9個省份均擁有旅游項目資源。陜西華山索道、浙江千島湖索道、5A級景區梵凈山、4A級景區海南猴島等均屬于三特索道名下資產。
據東方財富網統計數據顯示,三特索道的收入主要來自索道運營和景區門票業務,2019年二者營收占比高達88.43%。
而此次,三特索道所出售的武陵景區公司以及觀光車公司系公司梵凈山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事實上,梵凈山項目一直是三特索道旗下的明星項目,涵蓋景區、觀光車及索道項目,2019年收入貢獻超40%。據財報披露,梵凈山項目在2017年至2019年的營收貢獻分別為1.81億元、2.55億元、2.87億元,占公司營業總收入的34%、39%及42%。而凈利潤方面貢獻更是可觀,2017年至2019年,梵凈山項目實現凈利潤占公司凈利潤分別高達1429%、82%、404%。
梵凈山項目對三特索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此次被出售的武陵景區公司及觀光車公司2019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為951.86萬元及171.8萬元,從比重上并不屬于梵凈山的重要資產。
事實上,三特索道的業績并不“好看”。
除去2018年,公司的盈利一直維持在千萬級別,而唯一實現過億凈利潤的2018年竟也是因為轉讓股權所致。
據東方財富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實現凈利潤分別為500.2萬元、1.419億元及2378萬元。而同期的扣非凈利潤卻分別為-3013萬元、501.3萬元及211.7萬元。
而言之,如果扣除投資等活動帶來的收益,三特索道的凈利潤將大幅縮水,過半凈利潤并非來自主業。
對于三特索道來說,靠“自己”賺錢似乎有些困難。
此外,身處旅游行業的三特索道,也面臨著資金的問題,從此次轉讓股權的目的亦可以窺探一二。
公告顯示,此次出售股權回收的資金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以及歸還金融機構貸款。
缺錢是常態
事實上,三特索道所面臨的資金壓力一直較大。據東方財富網數據,從2016年開始,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一直維持在60%以上,最高時為67.49%。而2019年雖有改善,但也高達61%。
具體來看,2019年公司賬面貨幣資金余額為3.304億元,而同期的短期借款有3.548億元,略多于貨幣資金。此外,公司賬面尚有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324億元。
換而言之,三特索道目前所擁有的貨幣資金難以為短期債務進行兜底,資金鏈并不堅固。
三特索道所面臨的問題并不是個例。
位于洛陽境內的龍潭大峽谷,是國內非常有名氣的地質公園景區,在當地享有盛名。據媒體報道,位于洛陽境內的龍潭大峽谷,由于背后投資人突然離世,導致景區資金鏈斷裂。在不斷欠債經營的狀態下,最終宣布破產,彼時負債已有8億元之多。
此外,5A級景區野三坡亦是如此。事實上,作為5A級景區,野三坡并不缺游客,公開資料顯示,近2018年景區接待游客便高達600萬人次,景區主要景點門票收入1.3億元。
然而即使在如此好的客流量基礎之上,野三坡依舊背負了多達7億多元的負債,最終破產。
截至15日收盤,三特索道收于11.96元/股,較14日收盤的11.46元/股,股價有所回升,全天漲幅4.36%。此外,據東方財富網數據,截至2020年上半年,三特索道經營活動所實現的現金凈流入為-538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