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轉機?AMD、英特爾先后獲供貨許可,時效和細節仍存疑
近日,有國外媒體報道稱,在德銀虛擬技術大會上,美國芯片公司AMD高級副總裁福雷斯特·諾羅德表示,該公司已經獲得向美國“實體清單”中某些公司銷售其產品的許可證,因此預計不會因為美國對華限制,而影響AMD的業務。
諾羅德并未透露“某些公司”的具體名稱,但有外界媒體認為,這主要指的AMD可以向華為正常銷售芯片。
美國芯片企業獲得供貨華為許可證的消息隨著AMD副總裁的一句話還在繼續發酵。此后有消息稱,AMD的老對手英特爾也獲得了這份許可證。今天英特爾公司確認,消息屬實。
有媒體評價,這也意味著,美國看到美國半導體企業因禁令面臨的芯片積壓問題后,開始松口簽署相關許可證,允許美企與華為合作。但目前困擾華為最嚴峻的手機芯片仍然無解,而AMD諾羅德口中的許可證是否真的意味著AMD此后就可以高枕無憂地向華為供貨?實際上局勢可能并沒有想象得那么簡單。
是否是過期的許可證?
盡管AMD公司副總裁做了一次“大嘴巴”,但AMD官方仍然保持著緘默狀態。這也讓諾羅德口中的“許可證”變得模糊。
首先一個疑問就是,AMD拿到的許可證主要是針對哪個階段的美國禁令?現如今它是否有效?
美國對華為發的禁令分不同階段,每個階段美國芯片企業都在謀求政府的許可證。自2019年5月到2020年8月,美國商務部一共對華為進行三輪打壓:從控制華為使用美國產品,到限制華為芯片在生產環節中使用美國技術,再到最新出臺的禁令不允許華為外購含有美國技術的芯片。
可以說三輪制裁,依次收緊,直到全面阻斷華為自產(比如臺積電代工)、自研和外購芯片(比如聯發科、三星等)的路徑。而如果是在前兩輪獲得的許可證,可能在8月的第三輪禁令后可能面臨失效的情況。
AMD和其他幾個大廠,包括美光、英特爾都曾在去年第一輪制裁之后獲得了對華為的出口許可證。但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多月之前,新禁令頒發后,去年獲得的禁令是否仍然有效?AMD拿到的是否是“剛出爐”的許可證呢?
據了解,對華為禁售一事,牽涉到美國各部門和機構,批準程序錯綜復雜,花費的時間并不短,甚至認為至少需要8個月甚至超過1年的時間。
在諾羅德參加的那場會議上,分析師也問到諾羅德他所稱的許可證,是否包括最近的禁令時,諾羅德回答“是的”,并說了一段話解釋,面對不斷變化的禁令,目前監管細節還不確定。他表示:“針對華為的禁令依然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中,AMD只能夠繼續遵守法規。從監管細節和監管角度來看,這些新限制究竟會轉化什么樣的監管細節,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我們盡可能在美國商務部所要求的范圍內和客戶接觸合作。”
同時,各家并未透露許可證細節。AMD是為華為提供服務器芯片還是筆記本芯片?是CPU還是GPU芯片?是普通芯片還是高端型號?這些信息尚不明確。此前,有獲得許可證的芯片企業,在一定型號上仍然未得到出口許可。
更重要的是,對比手機業務來說,無論是筆記本業務,還是服務器業務,對華為的營收來說,規模還非常小。
此外,就一臺筆記本而言,即使AMD補上CPU短缺,但三星顯示、LG顯示對華為面板業務斷供,也無法完全解決華為產品面臨的困境。
所以,一些媒體的狂熱歡呼,在此時還為時尚早。
不愿發聲的AMD
AMD獲取許可證后,AMD中國的一些內部人士稱,并未聽說許可證事情。隨著事件進一步傳播后,AI財經社向AMD中國求證未獲置評。有AMD內部人士告訴AI財經社,現在AMD對外發聲非常謹慎,應該都要獲得總部統一的答復。
這或與此前AMD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有美國方面曾指責AMD技術泄漏的事件有關。
2016年,AMD與天津海光先進技術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合資公司海光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后者當時以2.93億美元的價格獲得了X86和SoC IP芯片開發的授權。而當時AMD經歷了連續六個季度的虧損,希望將自己的Zen架構帶到中國,以占領市場,而海光AMD這筆錢緩解了當時處在壓力中的AMD。協議達成后,AMD股價上漲50%。
與此同時,這也引起了美國方面的注意,他們開始調查AMD是否將技術流到中國,并大造輿論聲勢。到了2019年,AMD的首席執行官Lisa Su對外宣布,不再進一步授權給中國合資公司X86 IP產品。
背負被調查的壓力,AMD在地緣政治相關問題上不得不更加小心,對外發聲也更為謹慎。
猜你喜歡
攜手華為 大有可為!萬興天幕2.0重磅亮相華為HDC2025
6月20日下午,全球領先的新生代數字創意賦能者萬興科技深化AI布局,攜萬興天幕音視頻多媒體大模型2.0及基于萬興天幕2.0能力底座打造的終端應用新品萬興天幕創作廣場亮相華為開發者大會2025(HDC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