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增長100%,美團醫美增長背后的四重罪
“合作醫美及消費醫療機構超過11000家”、“服務范圍超過380座城市”、“第二季度業績增速同比增長100%”……
8月26日,在美團醫美舉辦的行業生態合作伙伴云峰會上,美團醫美發表了2020年第二季度運營數據,隨后發表醫美行業“自律公約”:倡導正規資質、正規信息、正規醫生、正規藥械、正規服務等“醫美五正規”。
美團醫美自稱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醫美平臺之一,要維護行業健康發展,但當天慘遭打臉。
26日,央廣網報道稱:因未制止醫美機構違法發布醫美產品廣告,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美團醫美處以沒收違法所得9.46萬元以及罰款9.46萬元的處罰。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美團一個月內第二次因醫美業務被央廣網點名。此前,中國網、21世紀經濟報道也先后報道過美團醫美亂象。
從倡導行業合規,到違規被罰,美團醫美被監管機構揭開了其偽善的面具。“這明顯就是人前說一套,背后做一套”,一位醫美行業從業者義憤填膺,他向司庫財經表示,美團醫美靠的就是黑醫美起家,如今卻說要提倡行業自律。
與一般行業不同,醫美行業利潤大,注重安全性,所有醫美機構都有嚴格的醫療準入門檻,包括機構資質、從業人員資格審查等。但剛剛成立兩年的美團醫美,為了搶市場,顯然將規模放在質量前面。
“醫美行業有著嚴格的資質審核,但為了追求數量、規模,美團醫美降低了合作機構的審核門檻”,該從業者表示,美團醫美降低審核門檻,也給了無資質醫美機構可乘之機,像一顆定時炸彈懸在消費者頭上。
其實,美團醫美由于審核門檻低,其平臺上的黑醫美機構已經給消費者帶來傷害。
通過整理各種投訴以及媒體報道,發現美團醫美存在四大問題:
01 默許醫美機構,出售不合規的“溶脂針”、“美白針”
因擔心其含有的磷脂酰膽堿等成分導致局部皮膚壞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并未批準“溶脂針”、“美白針”這兩款注射類產品在國內上市。
按照當前的監管法規,“溶脂針”、“美白針”均為非法醫療用品,是不折不扣的假藥,任何機構不可在國內向消費者出售。
但司庫財經搜索時發現,“溶脂針”“美白針”兩類產品出現在美團頁面上,且其頁面標注為廣告。
美團出售未經監管部門批準的美容產品,不但是違法違規,而且還為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據了解,每年因在黑醫美機構注射非法針劑致殘致傷的人群高達十萬。
此外,今年4月,包括國家衛健委在內的八部門聯合發文,明確醫療美容廣告屬于醫療廣告。美團作為一家本地生活類平臺,正大光明在平臺打出醫療廣告,是否具備相關資質?
02 醫師審查不嚴,美團醫美存在大量幽靈手術
醫美行業利潤高、需求大,導致很多黑產進入醫美行業撈金,其中最惡名昭著的就是北京京韓醫療美容。
據新京報報道,該醫美機構為了賺錢,舉辦醫美速成班,只要學員繳納四五千元至數萬元不等的培訓費用,在經過4~7天的培訓后,學員就可以拿到合格證從事醫美相關工作。
毫無疑問,這些醫師進入醫美行業,將會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據了解,目前國內每年約有兩萬人毀容,其中多數原因的醫師不正規、缺乏專業性培訓。
北京京韓醫療美容興辦速成班作為幽靈手術的罪魁禍首,原本應該是美團倡導的正規機構對立面,卻依舊能在美團醫美上搜索的到。美團一邊呼吁行業抵制幽靈手術,一邊在平臺上線幽靈手術培訓的機構,由此來看,倒像是表面正規,但依舊是利益為先。
03 投訴無回應,美團醫美存在套路貸
15元的體驗式消費、18.8元的體驗價格……在很多城市,連鎖品牌“痘博士”靠著極低的體驗價格,吸引很多年輕女性試用。
在美容獲得一定效果后,“痘博士”的工作人員就會全方位的向消費者宣傳洗腦,告訴消費者,美容就是投資自己,并建議其貸款消費。
在“痘博士”的業務中,醫美是噱頭,真正賺錢的是放貸時的高利息,很多用戶在不知不覺就被痘博士套路貸,原本十幾塊錢的體驗價,最后變成上萬元的負債。
“痘博士”的誘貸行為令消費者損失慘重,本應該被醫美平臺拉黑、禁止入駐,但“痘博士”依舊順利入駐美團醫美。
04 信息不實,以劣充優
什么樣的資質干什么活,但在美團醫美常見的是掛羊頭、賣狗肉。
例如,北京頌儀醫療美容在美團醫美上顯示,其資質只有1級手術權限,但卻上架了全身吸脂(未標注劑量)、駝峰鼻矯正、寬鼻矯正等2級醫美項目。
廣州康華清醫學美容僅有1級手術權限,卻上架2、3級拉皮手術提升項目,同時其醫院中沒有麻醉科,卻宣稱可進行全麻手術的項目。
醫美機構為了賺錢,僅具備1級手術資格的機構,卻大肆在美團上銷售超范圍的手術項目,美團醫美沒有去做任何審查,就讓醫美機構隨意發布信息。這對于消費者來說,都是嚴重的安全隱患。
套路貸、幽靈手術、非法注射產品……在美團醫美平臺上,這種不合規、不合法的現象較為普遍,其根源在于,美團醫美為了市場占有率,主動降低醫美機構的審核門檻,給黑醫美機構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但美團醫美為了商業、降低審核標準的不負責行為,將消費者的安全放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