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申報企業遭訴訟索賠1億元
8月25日,漢弘集團的科創板上市委審議會議未能如期召開,原因是委員柳藝因故無法出席當日會議,按照相關程序,科創板上市委決定推遲召開該次審議會議。
漢弘集團2020年4月16日正式申報在科創板上市,原本將在8月25日提交上市委審議。科創板迄今保持著100%的審核通過率,漢弘集團距離上市可以說已經指日可待了。但在臨門一腳之際卻突生變故。巧的是,就在8月25日當天,漢弘集團的競爭對手、新三板掛牌公司潤天智召開發布會,指控漢弘集團侵犯其商業秘密。
在此之前,潤天智已經對漢弘集團發起訴訟。潤天智以侵害技術秘密為案由,對漢弘集團及漢弘集團全資子公司漢拓數碼提起民事訴訟,索賠經濟損失人民幣1.097億元。該案于2020年8月5日由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受理。
競爭對手的訴訟是A股IPO過程中常見的“黑天鵝”事件。此前,科創板首批受理企業之一的安翰科技,就因為遭遇專利訴訟,最終選擇了終止了上市申請。在漢弘集團的上市審核過程中,上交所也問詢了訴訟相關問題。無論具體影響幾何,答案將很快揭曉。8月26日,科創板上市委公告宣布,將于8月28日的會議中審議漢弘集團的首發申請。
工業數字印刷的雙雄之爭
科創板招股書顯示,漢弘集團是以數字噴墨打印技術為核心的工業數字印刷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應用涵蓋廣告、家裝、成衣、紡織、包裝等行業。潤天智則在新三板掛牌,主營業務是從事數字噴墨印刷設備及相關耗材研發、生產及銷售。兩家公司業務非常接近,市場重合度較高。
在市場地位來看,兩家公司曾經旗鼓相當。潤天智成立時間更早,但漢弘集團大有后來居上之勢,從資產規模、營收、凈利潤等指標上看,已經大幅超越了潤天智。
漢弘集團在招股書中將潤天智列為唯一的主要競爭對手進行比較:
以上比較的是2018年。2019年的數據顯示,雙方差距進一步拉大。漢弘集團2019年的營收為8.81億元,潤天智則為3.76億元;2019年,漢弘集團的凈利潤率達到了24.34%,而潤天智的凈利潤率為3.51%。
對于市場地位的落后,潤天智董事長江洪解釋稱:“漢弘集團偏向于包裝印刷等,而潤天智則偏向于ODM,兩者業務并非完全相似,潤天智是用自主研發的技術和國外公司合作,主要出口,以美國為主,這兩年公司經營受到大的貿易環境影響比較大,也已經調整了策略轉向國內,相信不久營收和利潤規模會與漢弘集團相差無幾。“
十年拉鋸 官司仍在繼續
這場訴訟戰的焦點是,潤天智認為早在十年前漢弘集團發布首款數字印刷設備時,就竊取了自己的技術機密,并由此對潤天智的商業利益造成了嚴重損害。
資料顯示,2010年5月6號漢弘集團的前身漢拓數碼成立,2010年7月漢拓數碼發布了首款數字印刷設備。
江洪表示,潤天智耗費3到5年的時間,耗資1332.85萬元,才自行成功了研發數字印刷設備。漢弘集團只用了兩個月就做到了。更重要的是,漢弘集團的產品與潤天智的產品在功能、結構、軟件界面各方面幾乎完全一致。
潤天智認為,漢弘集團的核心技術與兩名前潤天智員工趙義發、李曉剛有重大關聯。潤天智方面提供的材料顯示,趙義發、李曉剛均曾在潤天智任研發要職,參與了潤天智所有數字印刷設備的研發工作,知悉并掌握數字印刷設備的技術機密,而他們離職潤天智之后,于2010年5月與漢弘集團實際控制人肖迪等人成立了公司,并于同年7月發布了首款數字印刷設備。
此后潤天智一直在進行法律維權,但沒有取得實質進展。
2011年5月,潤天智就趙義發、李曉剛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向深圳市公安局報案。2018年1月,深圳市公安局向深圳市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2018年2月,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向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
但此后該案兩次被退回到偵查機關補充偵查。2018年7月,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檢察院下發《不起訴決定書》,認為深圳市公安局認定的部分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檢察院決定不起訴之后,潤天智轉而進行了刑事自訴。2019年,潤天智向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請求人民法院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趙義發、李曉剛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50萬元。
對于該案,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已于2019年12月31日下達《刑事裁定書》,法院認為潤天智起訴被告人趙義發、李曉剛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能排除合理懷疑,依法駁回潤天智對被告的起訴。2020年初,潤天智就一審裁定提起上訴,二審已于8月中旬在深圳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尚未宣判。
對于一審敗訴,江洪表示:刑事案件是采用疑罪從無原則,所以在一些細節方面,法院方面認為還需要斟酌。二審則提交了新的證據,可以彌補之前不足的地方,相信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另外,潤天智還以侵害技術秘密為案由,對漢弘集團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判令漢弘集團和漢拓數碼賠償潤天智經濟損失人民幣1.097億元。該案件已經于2020年8月5日由深圳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受理。1.097億元的索賠金額,相當于漢弘集團一年的凈利潤。
連發8封舉報信 指控虛假銷售、環保違規
漢弘集團啟動上市之后,潤天智決定采取更多行動。2020年以來,潤天智已經向監管層遞交了8封實名舉報信,指控漢弘集團存在核心技術侵權、虛假銷售、虛增營收利潤、環保違法違規等問題。
潤天智認為漢弘集團的第一大經銷商有重大疑點,涉嫌虛假銷售、虛增營收利潤等問題。其舉報信寫道,漢弘集團與CET COLOR公司于2019年10月22日簽訂合同的2臺Single pass包裝印刷設備(合計360萬美元), 2020年1月4號才抵達美國港口,即截止2019年12月31日,Single pass包裝印刷設備未運抵客戶CET COLOR公司,漢弘集團提前確認2臺Single pass包裝印刷設備的銷售收入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同時,漢弘集團2019年第一大經銷商CET COLOR,漢弘集團的終端客戶EXPRESS COLOR屬同一控制人控制,經營場所為同一注冊地址,CET COLOR并沒有把2019年2臺Single pass包裝印刷設備銷售給獨立第三方客戶,只銷售給了自己完全控制的關聯公司。
關于環保問題,潤天智舉報稱,漢弘集團在《第二輪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中,提供了江門中環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出具報告編號為“JMZH20200615AY-03”的《檢測報告》,證明珠海東昌生產建設項目各項排放均達標,不存在廢水偷排的問題。然而,其出具的檢測報告與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所描述的廢水處理工藝竟存在如此大的差異,江門中環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出具報告編號為“JMZH20200615AY-03”的檢測報告的準確性與權威性值得商榷,請求貴所核查江門中環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是否具有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是否符合驗收檢測單位資質要求。江門中環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為2018年新成立的小微企業,請求貴所核查江門中環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是否具有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是否符合驗收檢測單位資質要求。其出具的編號為“JMZH20200615AY-03”的《檢測報告》的準確性與權威性有待進一步核查。
漢弘集團目前仍在上市前的靜默期,未對舉報問題做公開回應。但此前其內部人士接受媒體采訪稱:“但凡一點東西,他們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來攻擊我們,這只是一種手段而已,尤其是環保問題,我們是非常重視的,如果真的存在問題,是不可能允許我們上市的。”
這些問題是否會影響漢弘集團的上市,唯有等待上市委會議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