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牛熊考驗!摩根新興動力混合基金收益691.24%
在公募基金行業,同時滿足“單只公募基金管理年限超10年”與“任職期間年化收益率超10%”兩大核心指標的基金經理,稀缺性顯著。摩根基金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杜猛,堪稱該群體中的標桿性人物。作為公募市場為數不多的 “雙十基金經理”,杜猛憑借14年投資生涯,構建了成長股投資領域的專業化實踐體系。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其管理的代表作摩根新興動力混合 A,自其任職以來的累計回報達513.84%;在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二級分類下的425只同類產品中,該基金回報排名第6位,分位數處于前1.41%(425只樣本中排名前6),充分印證其穿越多輪市場牛熊周期的長期投資管理能力。
這一業績表現的背后,不僅源于其作為資深投資人對成長股投資邏輯的深度認知與長期堅守——從產業趨勢研判到企業價值挖掘形成閉環體系,更得益于穿越多輪市場牛熊轉換后投資策略體系的持續迭代優化,包括風險定價模型升級、行業配置動態平衡機制完善等;同時,該業績亦是其伴隨中國新興產業(如高端制造、新能源、半導體等)發展的時代映射,體現了專業投資者與產業周期同頻共振的實踐價值。
01
堅定的成長股投資理念與長期主義
跨越周期的業績答卷:長期復利的創造奇跡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杜猛先后任職于天同證券、中原證券、國信證券和中銀國際證券,任研究員。2007年10月杜猛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現摩根基金),開啟了他的公募投資生涯,先后擔任行業專家、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總經理助理/國內權益投資一部總監兼資深基金經理,現擔任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
作為摩根基金內部選拔培養的典型代表,他從行業專家起步,歷經基金經理助理、總經理助理等崗位歷練,于2011年7月正式接管摩根新興動力混合基金,完成了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的華麗轉身。彼時正值A股市場經歷劇烈調整,他在熊市中開始建倉,展現出與眾不同的勇氣與定力。
隨著投資業績的持續亮眼,杜猛在公司的職務也不斷晉升。2016年起,他開始擔任摩根基金投資總監,后又兼任公司副總經理,負責管理權益投資團隊。在他的帶領下,摩根基金主動權益團隊形成了鮮明的特色:管理團隊異常穩定,研究團隊平均從業年限超過7年,基金經理內部培養率高達80%。
這種穩定的團隊結構和成熟的培養機制,為他的投資事業提供了堅實支撐。如今,擁有23年證券從業經驗和14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的杜猛,在管基金規模達117.19億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報638.29%。這些業績的取得,也離不開專業機構的認可。杜猛本人憑借卓越表現,斬獲2座金牛獎和3座明星基金獎,奠定了其在成長股投資領域的權威地位。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截至8月29日)
值得關注的是,評價一位基金經理是否真實優秀,還是要以產品業績來下定論。短期表現可能存在運氣成分,而長期業績則更能體現其真實能力。杜猛用超過十四年的持續優秀表現,交出了一份令人驚嘆的業績答卷。作為杜猛的代表作,摩根新興動力混合基金自 2011 年 7 月成立以來便由他獨立管理。
截至2025年8月29日基金單位凈值7.9124,該基金今年以來收益也達到61.57%,近1年收益率高達93.24%,近2年來收益率高達64.86%,近3年來收益率高達19.51%,近5年來收益率高達48.45%,自成立以來累計收益更是高達 691.24%。這一優秀業績的取得,源于多方面的綜合因素。截至2季度末期基金規模55.60億元。
這份長期業績的含金量,在穿越牛熊的考驗中更加凸顯。摩根新興動力基金誕生于2011年的熊市,歷經2015年下半年的股災、2016年1月的熔斷、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2020年全球疫情等多次市場劇烈波動,卻始終能在長期為持有人創造收益。即使在2022年至2023年市場調整期間經歷短期波動,但其長期復利效應依然顯著。
杜猛在行業趨勢判斷上展現出卓越的前瞻性,能夠準確把握產業變革的關鍵節點。從早期的消費電子、"互聯網 +",到后來的新能源、高端制造,再到近期的人工智能(AI)、創新藥等,在這些推動經濟增長的創新產業中,他總是能夠前瞻性地布局。
這種行業布局能力與國家戰略方向高度契合。在國家大力推進 "新質生產力" 發展,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支持力度的背景下,杜猛布局的科技、新能源等板塊獲得了政策紅利支持,為基金業績提供了良好環境。近年來,杜猛敏銳捕捉到AI產業的爆發機會,從2023年開始布局光模塊龍頭股,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等相繼進入基金重倉股序列。這一布局恰逢AI算力需求爆發期,相關企業業績呈現高速增長態勢,為基金帶來了豐厚回報。

筆者發現,該基金在2024年2季度買入460.73萬股的勝宏科技,2024年3季度持有422.35萬股,2024年4季度持有616.27萬股。2025年1季度持有637.70萬股,2025年2季度持有425.23萬股,目前2025年3季報還未結束,我們以繼續持有來分析,在該基金持有期間,在2024年4月1日-2025年8月29日股票價格上漲了900%。
在 2025 年杜猛進一步加倉PCB龍頭勝宏科技,使其持倉占比達到9.85%,成為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勝宏科技的高端PCB產品深度應用于AI服務器、智能駕駛等領域,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72.94%,2025年一季度凈利潤預增 272.12%-367.54%,業績表現亮眼。在杜猛持倉期間,勝宏科技年內股票價格出現大漲,成為拉動基金業績的重要力量。

杜猛的持股路徑還呈現出清晰的產業趨勢脈絡,從早期的消費電子到新能源,再到當前的AI算力,每一輪布局都精準把握了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的投資案例。在新能源領域,杜猛展現出驚人的前瞻性和定力。早在2018年市場低點時,他就重倉布局了隆基股份,在2018年4季度買入679.27萬股的隆基綠能,2019年1季度持有678.40萬股,2019年2季度持有944.78萬股,2019年3季度持有887.31萬股,2019年4季度持有887.31萬股。
2020年1季度持有943.80萬股,2020年2季度持有943.80萬股,2020年3季度持有727.92萬股,2020年4季度持有534.95萬股。2021年1季度持有457.40萬股,2021年2季度持有545.66萬股,2021年3季度已經沒有了此前購買的股票份額。然而,在該基金持有期間,在2018年10月9日-2021年9月30日股票價格上漲921%。
與隆基綠能持股類似,該基金也在2018年4季度買入1,241.34萬股的通威股份,2019年1季度持有1,660.32萬股,2019年2季度持有1,565.55萬股,219年3季度持有1,472.38萬股,2019年4季度持有741.21萬股。2020年1季度持有1,721.45萬股,2020年2季度持有1,119.84萬股,2020年3季度持有1,232.30萬股,2020年4季度持有1,051.98萬股。
2021年1季度持有1,003.98萬股,2021年2季度持有1,003.98萬股,2021年3季度持有924.45萬股,2021年4季度持有973.45萬股。2022年1季度持有1,175.71萬股,2022年2季度持有1,175.71萬股,2022年3季度持有1,175.71萬股,2022年4季度持有1,175.71萬股。2023年1季度持有527.62萬股,到了2023年2季度已經沒有了此前購買的股票份額。然而,在該基金持有期間,在2018年10月9日-2023年6月30日股票價格上漲了486%。
與此同時,杜猛的持股路徑展現出明顯的跨周期性,他不局限于單一行業,而是根據產業發展階段和市場環境靈活調整投資組合。從消費電子到新能源,再到 AI 算力,每一輪產業周期轉換中,他都能及時發現并布局下一個增長點。這種跨周期投資能力體現在他對行業景氣度的精準把握上。
他會通過研究政策面、基本面的各種信息,挖掘未來 3 到 5 年視角下景氣度好、增長性強,同時又能服務于國計民生的行業。在細分行業方面,他通過對行業格局及產業鏈上下游供需情況的把握,挖掘確定性最強的部分,這種投資方法保證了他在不同經濟周期中都能找到優質投資標的。
杜猛管理的摩根新興動力混合 A 業績優秀的核心邏輯,在于其將產業趨勢判斷、個股深度研究和靈活操作有機結合,在不同市場環境下始終聚焦于新興產業中具有持續成長能力的優質企業。這種投資方法既順應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又充分享受了新興產業高速發展的紅利,從而在長期為投資者創造了顯著的超額收益。
從初出茅廬的研究員到執掌百億資產的投資總監,杜猛的成長軌跡不僅是個人能力的不斷提升,更折射出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歷程。他管理的摩根新興動力混合基金作為其成名之作,資產規模從成立時的4.59億元擴張至目前的55.6億元,規模增長近10倍,成為摩根基金旗下規模最大的混合型基金產品。
02
從成長股獵手到價值發現者
杜猛旗下基金年內收益達65.93%
基民盛贊“有行情猛哥就發力”!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截至8月29日)
筆者還發現,杜經理旗下業績也不錯,尤其是近期股市大漲,其凈值也出現大幅上漲。摩根遠見兩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成立于2021年1月11日,目前規模34.66億元。截至9月29日基金單位凈值1.1967,摩根遠見兩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在杜經理的管理下,展現出穿越市場波動的韌性表現。
摩根遠見兩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高達65.93%,近1月來收益率18.80%,近3月來收益率52.31%,近6月來收益率49.44%,近1年收益率高達98.95%,近2年來收益率高達70.49%,近3年來收益率高達27.21%,自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高達19.67%。這種業績表現的背后,是持有期制度設計與杜猛成長股投資理念的深度契合。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截至8月29日)
基金業績有收益,基民也會大贊基金經理,有基民表示,除非沒有行情,有行情猛哥的業績都會直線上升,以后猛哥發基金還會再次購買,您賺錢我也跟在后面沾光。也有基民表示,猛哥的選股能力挺厲害的,高手!!!甚至有基民表示,申購的時候,一起買3個基金。只有這個回本了,杜總好棒.
筆者也發現,摩根遠見兩年持有期混合的持股路徑清晰展現了杜猛對產業趨勢的深刻理解和精準把握。通過對前十大重倉股的跟蹤分析,可以發現這些標的均經歷了“產業驗證-業績釋放-估值重塑”的完整投資周期,體現了成長股投資的典型特征。

筆者發現,該基金在2024年2季度買入345.86萬股的東山精密,2024年3季度持有570.36萬股,2024年4季度持有535.33萬股。2025年1季度持有639.31萬股,2025年2季度持有703.65萬股。目前2025年3季報還未結束,我們以繼續持有來分析,在該基金持有期間,在2024年4月1日-2025年8月29日股票價格上漲了361%。
東山精密的持倉路徑延續了杜猛在電子制造領域的深厚積淀。該股自 2024 年二季度被重點配置,連續三個季度保持在前十大重倉股之列,2024 年四季度末持倉占比 4.93%。這一投資案例再次印證了基金經理對電子產業鏈的深刻理解。
東山精密的投資價值在于其在消費電子與新能源兩大領域的雙重布局。公司不僅是蘋果供應鏈的核心供應商,更在新能源汽車散熱部件領域快速突破。杜猛在布局時重點關注到公司利潤率改善的拐點,2024年毛利率從12.5%提升至15.8%,主要得益于產品結構升級和規模效應顯現。基金持有期間,該股股價上漲99%,完美復制了杜猛在電子制造領域"精選細分龍頭、把握業績拐點" 的投資模式。

筆者發現,該基金在2024年4季度買入574.60萬股的中芯國際,2025年1季度持有586.27萬股,2025年2季度持有268.17萬股。目前2025年3季報還未結束,我們以繼續持有來分析,在該基金持有期間,在2024年10月9日-2025年8月29日股票價格上漲了90%。

筆者發現,騰訊控股作為基金在港股市場的核心配置,展現了杜猛跨市場選股的能力。該基金在2022年4季度買入4.22萬股的騰訊控股,2023年1季度持有84.53萬股,2023年2季度持有84.53萬股,2023年3季度持有57.32萬股,2023年4季度持有57.32萬股。
2024年1季度持有43.71萬股,2024年2季度持有43.71萬股,2024年3季度持有43.71萬股,2024年4季度持有43.71萬股。2025年1季度持有62.49萬股,2025年2季度持有62.49萬股,目前2025年3季報還未結束,我們以繼續持有來分析,在該基金持有期間,在2022年10月9日-2025年8月29日股票價格上漲了141%,這一投資決策體現了基金經理在成長股投資之外的價值發現能力。
投資騰訊控股的邏輯在于對互聯網行業政策環境變化與公司基本面改善的雙重判斷。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8.3%,同時公司通過回購和分紅提升股東回報。杜猛在季報中強調“注重長期回報將慢慢成為市場的主要偏好”,騰訊控股穩定的現金流和低估值特征(買入時市盈率僅 22 倍)恰好契合了這一判斷。在基金持有期間,該股股價回升超過40%,既提供了收益貢獻,又通過與A 股科技股的低相關性增強了組合穩定性。
摩根遠見兩年持有期混合的業績表現,本質上是杜猛投資哲學在持有期制度下的優化實踐。相較于其管理的其他基金,該產品展現出三個顯著特征:一是投資周期更長,持股周轉率更低,充分發揮了持有期優勢;二是行業與市場覆蓋更均衡,通過多元配置降低組合波動;三是在堅持成長股主線的同時,增加了價值股的配置比例,形成了“成長為主、價值為輔”的新格局。
杜猛在該基金管理中展現出的投資風格演進值得關注。他并未簡單復制過往成功經驗,而是根據產品特性調整操作策略:利用持有期優勢延長投資周期,借助跨市場布局分散風險,通過價值股配置平衡組合波動。這種適應性調整使基金在不同市場環境中均能保持競爭力,為投資者創造了穿越周期的投資回報。
作為摩根基金的投資總監,杜猛不僅關注個人業績,還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投資團隊。他所管理的主動權益團隊非常穩定,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圍和投資文化。這種團隊優勢,將為他未來的投資事業提供持續支撐。摩根基金作為首批外資獨資的公募基金,在杜猛等核心基金經理的帶領下,管理規模約1878億元,在交易策略上擅長右側風格,形成了獨特的投資優勢。
對于投資者而言,選擇基金經理不僅是選擇一種投資策略,更是選擇一種投資信仰。杜猛用超過十四年的堅持證明,成長股投資雖然伴隨著波動,但長期來看能夠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超額收益。他管理的摩根新興動力基金成立以來收益超過500%,年化收益超13%,成為“雙十基金經理”中的佼佼者,這份成績單足以說明一切。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會停止,新興產業的發展機遇依然廣闊。對于杜猛而言,投資之路還在繼續,成長的故事還在書寫。正如他所堅信的那樣,“權益投資已成為居民家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配置的比例將繼續增加”,在這個過程中,他將繼續與優秀的產業和上市公司一起成長,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書寫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的成長傳奇。
猜你喜歡
穿越牛熊考驗!摩根新興動力混合基金收益691.24%
作為公募市場為數不多的 “雙十基金經理”,杜猛憑借14年投資生涯,構建了成長股投資領域的專業化實踐體系。工銀醫療雙基金長期領跑:揭秘趙蓓精準擇股的投資密碼
趙蓓作為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資深基金經理,憑借在醫藥行業的深厚積累和精準的投資眼光,成功打造了多只表現優異的基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