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國企改革年內業績浮虧,基金經理豪賭銀行股錯過行情?
近日滬深兩市呈現十年難得一遇的大牛市,上證指數更是站上3800點的歷史高度,從而讓近幾年飽受爭議的主動權益類公募苦盡甘來,2025年年內業績翻番的基金比比皆是,但這也讓到目前還浮虧的基金顯得格外刺眼。
其中,華安國企改革這只圈內較為有名的基金到8月22日為止仍然沉于水面之下,它曾經是公司的消費女神陳媛管理多時的一只產品。如今,基金的接力棒在今年6月交到了新任基金經理關鵬的手上。 這位曾任廣發證券和中信證券分析師的“新人”,目前擔任基金經理剛滿一年時間。
01
華安國企改革風格漂移惹禍?
天天基金網顯示,關鵬是碩士研究生畢業,曾任廣發證券分析師、中信證券分析師。2020年9月加入華安基金,歷任投資研究部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現擬任基金經理。2025年6月9日擔任華安國企改革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從國企改革主題這只基金情況看,從其投資目標來看,該基金重點關注國企改革帶來的市場投資機會,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通過高安全邊際的證券精選,力爭為投資者帶來資產的穩健增值。
從該基金的歷任基金經理來看,現任關鵬是第六任基金經理,雖然前任消費女神陳媛的任職總回報是目前唯一的負收益者,但關鵬的“開門黑”給管理該產品的前途蒙上一層陰影。從基金二季報的十大重倉股看,關鵬將組合的標的幾乎調成了清一色的大金融類股票,唯二的例外是福建高速和中金黃金。
但是,銀行板塊引領大盤上行的邏輯在近期被修正,從全部標的股的近期漲幅看,僅有農業銀行和東吳證券的漲幅超過了30%,多家公司的漲幅不到10%,甚至上海銀行和福建高速在同一時間段還出現了下跌。再拉長一點看年內的漲幅,同樣能夠超過30%的也僅有農業銀行和東吳證券兩家公司。
在基金的二季報中,關鵬表示:“2025年國有企業投資機會主要包括兩方面:1.國家反內卷背景下,將有一批國有企業憑借過去持續的能效提升和精細化管理,在落后產能淘汰政策下脫穎而出。形成高效產能-充沛現金流的良性循環。非常符合 PB-ROE 框架中低估值且 ROE 改善的篩選要求,這其中包括鋼鐵、化工等多個領域。2.國企改革和市值管理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能充分釋放國企治理和成本紅利。通過市場化激勵,激活國企經營并通過盈利釋放和分紅提升改善投資者回報。行業供給格局和公司治理雙重優化下,我們努力通過研究甄別,選取能夠充分受益于此的國企優質標的,讓投資者享受到國企改革的紅利。”但顯然,這樣的思路并不應該過分側重在大金融領域中而已。
02
老將饒曉鵬所選股票亦表現平平
在管任職回報最高產品今年排名4000名以外
對比關鵬,華安基金的另一位基金經理饒曉鵬著實算是一位行業內的老兵,目前他在基金經理崗位的累計任職時間已經超過了11年。除去早年在國聯安基金短暫管理過不到1年半的時間外,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給了華安基金。
但是,從任職回報來看,他在華安基金期間交出的成績良莠不齊,一方面也有管理時間最長的華安升級主題混合實現大約1.5倍的漲幅;另一方面也有華安現代生活等幾只產品目前的任職回報仍然為負值。再從今年同時間段到目前的業績表現看,華安升級主題混合到目前的漲幅還不到9%,在同類的大約4500只基金中排在4000位之外。
從近三個月的表現來看,饒曉鵬同樣的問題是選股不利。依然來看組合中股票的近三個月的表現,其中僅有思維列控和華友鈷業兩只標的股漲幅超過了35%,同時它們還是排在第七和第九的重倉股。與此同時,他在當季所重倉的中國移動和國投電力,在近三個月仍為下跌。
再對比來看年內的表現,這兩家公司同樣未能實現“扭虧為盈”。整體看二季報重倉股的年內表現,尷尬的問題在于組合中的多數股票漲幅寥寥,比如新進的第一大重倉股中國人保年內漲幅不到20%,同時昔日的“寧王”寧德時代在年內的漲幅大約為11%。
另外,饒曉鵬的疑似失誤還在于對待創新藥的態度上。今年一季度時,組合中的恒瑞醫藥、甘李藥業和派林生物都來自醫藥生物領域,但它們整齊劃一地在二季度的重倉股組合中消失了。
在該基金的二季報中,饒曉鵬這樣表示:“二季度經濟外部環境波動較大,市場成交活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外部博弈或將長期存在,但不同階段對市場影響或有強有弱。這個過程中辦好自己的事,穩定內需、產業升級、補短板、產業鏈泛安全等在這個長期過程的重要性凸顯。市場方面,整體上各個行業頭部企業估值依然遠較尾部便宜,關注具備較強競爭力的公司。”這樣的簡單說辭,似乎難逃敷衍投資者之嫌。
此外,對于目前身陷合并傳聞中的華安基金來說,主動權益大將的流失或許也是難以避免的現象。早前的今年5月,名將李欣卸任在管的7只產品,華安基金安排了7位基金經理接手。截至2025年3月31日,李欣管理規模超80億元。李欣是此前圈內知名的華安TFBOY三劍客之一(另外的兩位為金牛獎得主崔瑩和年少成名的胡宜斌),今年在崔早已奔私幾年后,李欣也選擇了告別華安基金,僅僅剩下胡宜斌固守著華安主動權益江山了!
不僅是權益領域,華安的固收領域也流失大將。今年在李欣卸任前,被譽為“固收一姐”的孫麗娜便于今年的3月17日卸任在管的7只基金產品,卸任前管理規模高達2999.26億元。
猜你喜歡
工銀醫療雙基金長期領跑:揭秘趙蓓精準擇股的投資密碼
趙蓓作為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資深基金經理,憑借在醫藥行業的深厚積累和精準的投資眼光,成功打造了多只表現優異的基金產品。平安基金黃維旗下產品相互抄作業,高位買嶸泰股份引質疑
平安優勢回報1年持有混合A?基金成立以來至今,該基金的換手率普遍都高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