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湘第二個IPO,垂直賽道第一
創業導師李澤湘,再度沖刺港股“自動駕駛礦卡第一股”!
從押中大疆開始,創業導師李澤湘的名號在業界日漸響亮。如今,繼機器人控制系統研發商固高科技之后,李澤湘以創始人之一身份在自動駕駛領域創立的希迪智駕,也在闖關資本市場。
近日,希迪智駕更新招股書,第二次向港交所發起沖擊。作為以18C標準申請上市的自動駕駛公司,即便是李澤湘這樣的行業大咖坐鎮,希迪智駕也免不了市場將其放在顯微鏡下觀察。
與乘用車場景自動駕駛的層層關卡不同,礦山無人駕駛近年來已經進入高速落地階段,成為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黃金賽道”。按2024年的收入計算,希迪智駕在中國自動駕駛礦卡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一。
據最新的招股書,2022年至2024年,希迪智駕營收從3105.6萬元增長至4.1億元,實現10倍的跨越。并且截至2024年底,希迪智駕目前仍有8.31億元的積壓訂單,今年4月份又參與的一場價值3億美元的大訂單。但這三年,希迪智駕累計虧損超10億元。
但對于競爭者來說,場景之間技術遷移的難度并不大。當看到封閉場景的確定性后,各種入局者只會越來越多。如今,礦山上馳騁的無人礦卡,又何止希迪智駕一家。而另一邊,自動駕駛礦卡的市場卻面臨天花板,留給希迪智駕的增量空間較為有限。
如今,估值90億的希迪智駕,想要沖擊“自動駕駛礦卡第一股”,還需要給市場展現出更多想象空間。
李澤湘進軍自動駕駛
今年1月份,希迪智駕將公司名稱從“希迪智駕(湖南)股份有限公司”改為“希迪智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在5月8日,以新公司名稱,第二次向港交所申請上市。
希迪智駕創立于2016年,這是一家由“大疆教父”、香港科技大學著名創業導師李澤湘教授領銜創立的商用車自動駕駛獨角獸企業。
以過往經歷來看,李澤湘的專業在機器人領域。1992年,李澤湘接受了香港科技大學聘請,出任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并建立了3126實驗室(自動化技術研究中心)。
但李澤湘也發現當時的大學學習方法論重理論,而輕實踐。于是本著推動“產學研”轉化的初衷,攜手同在香港科技大學的教授高秉強、吳宏在深圳創辦了一家專業從事運動控制及智能制造核心技術研究與開發的固高科技——這也是李澤湘的第一個上市公司。
在培育大疆的過程中,李澤湘也開始思考,如何幫助到更多有志創業的學生和早期創業者。
于是在2014年,李澤湘聯合港科大高秉強、甘潔兩位教授,在東莞松山湖成立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XbotPark機器人基地)。
在機器人領域建樹頗多的李澤湘,很早就有了對于自動駕駛的想法。在他看來,“汽車和機器人產業,是現代科技的一對孿生兄弟,經常有交叉,然后又互相影響。”
2017年,李澤湘邀請原德州儀器基爾比研究院系統研發總監馬濰回到湖南,創立了希迪智駕,李澤湘擔任董事長,馬濰出任CEO。
希迪智駕專注于自動駕駛礦卡及物流車、V2X技術及智能感知解決方案的研發,并提供以專有技術為基礎的尖端產品及解決方案。
有了李澤湘坐鎮,即便自動駕駛再燒錢,希迪智駕也不會無錢可用。據了解,希迪智駕首輪融資在2018年3月完成,距創立不到半年。招股書顯示,該輪融資規模為3000萬美元,其中紅杉出資1400萬美元,聯科資本、百度風投、光控資本、星浩創業投資、藍思科技、航盛投資,以及李澤湘的清水灣香港創投等也入股。
此后,希迪智駕又先后完成3.82億元人民幣和1200萬美元的3輪A系列融資、2.8億元B輪融資、2.64億元B+輪融資、2.7億元C輪融資,以及2024年2月完成的2400萬元的C+輪融資。
8輪融資后,希迪智駕擁有了一個豪華機構股東陣容,包括紅杉、新鼎資本、聯想控股、光大控股、方正和生投資、兩江資本、清水灣創投、BV百度風投、光控眾盈、湘江國投、青蒿資本、乾道資本、瑞世資本等知名機構及地方政府。
在2024年2月完成C+輪融資后,希迪智駕投后估值超過了90億元。
股權結構上,李澤湘合計控制希迪智駕43.63%股權,其中,通過新驅動香港控制29.81%股權,通過長沙港灣控制12.72%股權,通過清水灣香港創投及長沙晟譽控制1.1%股權。機構股東方面,紅杉持股10.61%,新鼎資本持股9.67%,方正和生投資持股4.28%,聯想控股持股3.49%,兩江基金持股3.01%,湘江國有投資持股2.77%,百度持股2.39%。
出身“富貴”,讓希迪智駕成為國內估值最高的自動駕駛礦卡公司。但市場對于希迪智駕的商業化成果,似乎還有質疑。
行業進入爆發期,希迪智駕能否跑贏商業化?
4月底,希迪智駕成都公司與阿聯酋最大的工程機械設備和卡車經銷商之一的格拉達瑞卡車和重型設備有限公司(GTHE)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交付7500臺面向中東地區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市場的高端定制重卡,該項合作訂單金額近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
據悉,希迪智駕將聯合重汽成商,研制和推廣高端定制重卡:CiDiTRUCK,授權GTHE代理銷售,車型包括搭載了全自研高性能感知車載設備的高端定制重卡(含輕卡及特種車輛)。
希迪智駕這次提供的是車載智能感知及安全管理解決方案,通過提供IPU及OBU,實現客戶的重型卡車智能升級,實現自適應環視、 智能三維物體檢測及警告、行人及車輛信息自動脫敏等。
希迪智駕首創的自動駕駛礦卡解決方案元礦山將其專有算法與廣泛使用的商用車自動駕駛硬件相集成,實現無人駕駛礦卡的自主操作及遠程監控,從而使勞動密集型采礦作業實現自動化。
但短時間內完全過渡到自主采礦作業不僅成本高昂且通常不切實際,因此目前的主流方案是在礦場部署無人駕駛礦卡與現有的人工駕駛車輛進行協同作業。
希迪智駕目前提供自動駕駛、V2X及智能感知產品,自動駕駛礦卡為核心產品。按2024年的產品銷售收入計,希迪智駕是中國最大的商用車自動駕駛公司,市場份額為16.8%;在中國自動駕駛礦卡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一,市場占比超過30%。
并且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4月底,希迪智駕已交付143輛自動駕駛礦卡及60套獨立系統,并手握446輛礦卡和230套系統的待交付訂單,總價值超5億元。
從業績來看,招股書顯示,2022、2023年及2024年,希迪智駕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31億元、1.33億元及4.10億元,凈虧損分別為2.63億元、2.55億元及5.81億元。
希迪智駕業績增長背后,也伴隨著自動駕駛礦卡的新機遇。2024 年以來,在以礦山為代表的 “低速 — 封閉” 區域,無人駕駛礦卡正在加速落地。這是希迪智駕在礦山場景的勝利,但這三年公司累計虧損超10億元,其商業化仍在面臨考驗。
這也是作為行業第一的礦山自動駕駛公司,仍要以18C標準申請上市的無奈。
希迪智駕將技術重心鎖定在礦山、港口等封閉場景,但據灼識咨詢的報告,預計2025年中國礦山自動駕駛市場釋放超600億元改造需求,而能分給自動駕駛礦卡的市場份額僅有13億元。
與其他廠商選擇大量部署低成本感知硬件不同,希迪智駕是以“車路協同+多傳感器融合”技術路線為核心,更為依賴高成本的路側基建。
希迪智駕營收核心的自動駕駛礦卡產品,對于合作的汽車OEM廠商較為依賴,而定制化方案的成本問題較為突出,也讓希迪智駕的毛利率也要低于自動駕駛領域的其他公司。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希迪智駕毛利率分別為-19.3%、20.2%、24.7%。
因此,希迪智駕這次參與的3億美元中東大訂單,其中很大一部分要被合作的商用車OEM廠商分走。
此外,雖然希迪智駕目前是行業第一,但同行的競爭強度也已經提升。如今,在新疆的礦山上,還有很多家自動駕駛公司在同臺競技。畢竟場景的差異化,用技術遷移就能解決。
前幾日登陸港交所的新能源礦卡公司博雷頓,已經準備疊加自動駕駛功能;另一家礦山自動駕駛公司易控智駕在2024年的營收規模已經超過10億;專注在港口場景的無人駕駛重卡公司西井科技,也對礦山場景躍躍欲試,并且目前已經啟動上市輔導。
在中國自動駕駛商務車領域,按照2024年收入計的前三位參與者中,排在希迪智駕之后的兩家廠商市場份額分別為12%和9.6%,與希迪智駕的16.8%并沒有非常明顯的差距。后兩者的部署年份還要比希迪智駕晚一年。
如今,希迪智駕想要沖刺的“礦山自動駕駛第一股”,未來還有多少含金量,還要看資本市場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