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首日,茅臺收獲1200億
沒想到提價來得這么突然,深夜發公告,而且是在行業新一輪調整期之中。
有酒圈人士稱,茅臺這次提價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公告之前市場上連個傳聞都沒有。在貴州茅臺工作多年的王洋11月1日告訴「市界」:“我們也是公告之后才知道的,今天同事們都在討論這個事,身邊有好多人在議論,好幾年才漲這么一次,工資會不會也要漲20%?”
王洋說,還有人在討論,出廠價提了之后,市場終端價會漲多少。他們估計,“終端會漲一百元左右”。
長期以來,貴州茅臺有三個備受市場關注的價格,以53%vol 500ml飛天茅臺為例,一是面向經銷商的出廠價,此前是969元;二是官方指導價,近幾年一直為1499元,但一瓶難求;三是市場終端價,市場上可以買到的飛天,一瓶比指導價高出一千元以上,這就是市場價。
11月1日,北京一家專營茅臺酒的商貿公司老板楊靖告訴「市界」,從出廠價到市場價,傳導不會那么快。“反應不會這么快的,價格每天都不一樣,變動幅度也就十塊八塊二十塊的,這算漲嗎?得漲個百八十才算漲吧。”
楊靖說,他店里的飛天茅臺11月1日的終端價格是2800元/瓶,幾乎沒有變動。
貴州茅臺股價已聞風而動。11月1日,截至收盤,貴州茅臺大漲5.72%,收盤價為1780.99元,總市值為2.24萬億,較前一天增加了1200億元。
這一次提高出廠價,貴州茅臺可以說正面對經銷商“下手”了,要將原本經銷商手中豐厚的利潤,收回來相當一部分。自然,這對貴州茅臺的業績會產生直接作用。
一瓶飛天茅臺提價200元
10月31日深夜,貴州茅臺突然發布重大事項公告:“經研究決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上調本公司53%vol貴州茅臺酒(飛天、五星)出廠價格,平均上調幅度約為20%。此次調整不涉及本公司產品的市場指導價格。”
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貴州茅臺將對53%vol飛天茅臺執行新的出廠價,但是市場指導價不變。
以53%vol 500ml飛天茅臺為例,其此前針對傳統經銷商的出廠價為969元/瓶,市場指導價為1499元/瓶。此次提價后,根據《上海證券報》的報道,新的出廠價將變為1169元/瓶,市場指導價仍為1499元/瓶。
《上海證券報》向貴州茅臺相關工作人員了解到,此次上調出廠價的產品主要涉及飛天53%vol 500mL貴州茅臺酒、五星53%vol 500mL貴州茅臺酒,以及飛天同系列的其他規格的產品。不過,飛天53%vol 100mL貴州茅臺酒未作調整。
貴州茅臺上一次發布提價公告還是在2017年12月。當時,其在公告中稱:“為更好地統籌兼顧各種因素,經研究決定,公司自2018年起適當上調茅臺酒產品價格,平均上調幅度18%左右。”
彼時,貴州茅臺的董事長還是袁仁國。
從2018年1月開始,貴州茅臺的核心大單品53%vol 500ml飛天茅臺的出廠價由819元提到了969元,官方指導價從1299元提到了1499元。
不同的是,上一次是出廠價與市場指導價都上調了,但是出廠價的調整幅度比此次要小。
從2018年以來,貴州茅臺經歷了瘋狂的幾年,無論是在資本市場上還是在消費市場上,茅臺二字都是一個神奇般的存在,以至于茅臺鎮與醬酒都跟著起飛,尤其是2019年到2021年之間,飛天茅臺在市場上炒作火熱,而其股價更是“飛天”。
這期間,多次傳聞茅臺要漲價,股東大會上也有股東提議漲價,但是,貴州茅臺一直未有相關公開明確的動作。
從上一次公告提價之后近6年時間,貴州茅臺已經經歷了四任董事長,從袁仁國時期到李保芳時期,再到高衛東時期,現在是丁雄軍時期。
在2019年股東大會上,李保芳還強調,飛天茅臺短期內不會提價。“作為龍頭,茅臺價格的變動會引發所有人的關注,因此無論提價還是降價,都需要慎之又慎,不能隨便動價格。”
在2023年6月舉行的2022年度股東大會上,現任董事長丁雄軍坦言,和投資者一樣,茅臺提價是管理層每天都在追求的,但何時提價、如何提價,需要智慧。
如今,在丁雄軍時期,終于下定決心提價了。
但事實上,53%vol 500ml飛天茅臺的出廠價早已不是統一的969元了。
近幾年,除了傳統的經銷渠道,貴州茅臺還開辟了很多新渠道,比如與Costco、物美、華潤萬家、大潤發等線下商超合作,還有天貓、京東和蘇寧易購等線上平臺。而這些渠道的出廠價,根據行業人士的調研,早已是1399元左右。
除此之外,貴州茅臺這兩年還花大力氣開拓了直銷渠道,并且占比越來越大。
可以看出,貴州茅臺此次公告提價,主要是在針對傳統經銷商。此前,傳統經銷商手中握有豐厚的利潤,出廠價969元,指導價1499元,市場價3000元左右,而且還有囤貨、惜售、炒作等“貓膩”,利潤就更豐厚了。
i茅臺的魔力與提價的深意
近幾年,貴州茅臺業績的增長,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方面,調整產品結構,包括推新品,比如推出重磅系列酒茅臺1935,售價達1188元,助推系列酒成為新的增長極;另一方面,渠道變革,比如,削弱傳統經銷渠道,向直銷傾斜。
事實上,渠道的變革,就意味著出廠價的提高。
貴州茅臺能締造神話,經銷商功不可沒。從一開始為滯銷的茅臺打開市場,到2012-2015年茅臺遭遇重創時,為茅臺穩住價格線的“戰役”中,都有經銷商的功勞。
長期以來,貴州茅臺的銷售體系都依賴于經銷商。
不過,近幾年來,飛天茅臺一瓶難求,“吸金”能力超強的茅臺,也引發了渠道的亂象。貴州茅臺原董事長李保芳將這些貓膩總結為“門前小批量,后臺大批發”,更有甚者,囤積居奇,高價倒賣。
諸多因素疊加之下,2019年年中,李保芳拉開了一場“控價戰”:一方面,繼續清理不規范的經銷商;另一方面,加大直銷,拓展線上線下新渠道。而擴大直銷,不光是對價格的管控,也意味著對公司業績的增厚。
在拓展的線上線下新渠道,相比傳統的經銷渠道,出廠價已經漲了。而在直銷渠道,原本屬于經銷商的渠道利潤,自然就變成公司業績了。
到目前,貴州茅臺的產品依然通過直銷與批發代理渠道進行銷售。其中,直銷渠道指自營渠道和“i茅臺”等數字營銷平臺渠道;批發代理渠道指社會經銷商、商超、電商等渠道。
2023年前三季度,貴州茅臺實現營業收入1032.68億元,同比增長18.48%;歸母凈利潤為528.76億元,同比增長19.09%。
其中,通過直銷渠道實現收入462.07億元,同比增長約45%,營收占比超44.74%;而通過批發代理渠道實現收入566.57億元,增長還不到3%,營收占比54.86%。
回看近幾年,貴州茅臺在銷售上向直銷渠道的傾斜度,越來越大。
貴州茅臺的直銷收入占比在持續上升。從2018年的不到6%,一直上升至2022年的近40%,2023年前三季度進一步上升;相反,批發代理渠道占比持續下降,從2018年的94%降至2022年的60%,2023年前三季度進一步下降。
擴大直銷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曲線漲價”的方法。不過,近幾年,貴州茅臺因渠道變革收回的利潤,在公司業績中已經在釋放了。
2022年,貴州茅臺直銷渠道的毛利率高達96.20%,要高于批發渠道的89.22%。
直銷渠道的收入,相當一部分由“i茅臺”貢獻。“i茅臺”于2022年3月31日正式上線試運營。2023年前三季度,貴州茅臺通過“i茅臺”實現收入148.71億元,同比增長達76%。
i茅臺既是宣傳、吸粉平臺,又是直銷體系下的主要銷售平臺。這是這個App的魔力。
早前,在市場價格管控上,茅臺稍顯被動,因為茅臺酒市場銷售的末梢依賴于經銷商。隨著渠道的變革,茅臺逐漸掌控了價格調整的主動權。而包括i茅臺在內的直銷體系,是貴州茅臺提高出廠價進而收回部分渠道利潤的底氣。
與之相伴的是,貴州茅臺的國內經銷商在持續減少,從2018年年末的2987個減至2023年三季度末2084個。不到五年,減少了903個,近乎三分之一。
相較于渠道改革的“曲線提價”,直接提價對業績的刺激當然來得更直接。
今年以來,“庫存高企”“價格倒掛”的白酒行業整體較低迷,而且已進入新一輪調整期,分化也在加劇。茅臺作為中國白酒的風向標,此時提價,對行業來說,可能也會帶來一定的信心。
而茅臺價格的變動,可能也會傳導給其他兩大高端品牌——五糧液與瀘州老窖。
(文中王洋、楊靖為化名)
猜你喜歡
618調研:大促期間會選擇閃購下單的用戶不足一成
今年618,閃購平臺入局試圖從大促市場分一杯羹。當閃購“30分鐘送達”撞上“囤貨季”,這場速度與深度的對壘,究竟能對日趨成熟的年中大促帶來幾分震撼,備受矚目。京東京喜自營啟動618廠貨百補節 產業帶工廠白牌好貨優惠享不停
5月15日,京東京喜自營宣布開啟618廠貨百補節,持續對產業帶商家進行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加碼帶來重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