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大屏實力劍指第一
顯示面板被日韓壟斷的局面,有望迎來改變,契機來自Mini LED。
在經歷了CRT、等離子、LCD、OLED技術的更新迭代后,Mini LED成為上下游產業鏈當下的默契選擇。在韓國廠商埋頭苦干OLED,逐步退出LCD領域的時候,以TCL、京東方為代表的中國面板企業開始研究Mini LED,最終隨著這輪東風的刮起,中國面板企業的機會來了。
那么,Mini LED與其他顯示技術有何不同,為何近年受到重視?又為何利好中國面板企業?
顯示面板的C位之爭
要理解Mini LED成為必爭之地的原因,得從液晶面板顯示原理說起。
顯示面板的演化歷史,可大致分為顯像管(CRT)、等離子(PDP)、液晶(LCD)三個階段,一路向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對比度、廣色域、節能化等方向發展。隨著技術的發展,產業界試圖找到能彌補LCD不足的新路線,這就是OLED。
LCD背光層發出白色光芒作為光源,在通過彩色濾光層和液晶層偏轉控制色彩和亮度,達成最終顯示效果,容易產生“漏光”等現象,例如在顯示夜空的星星時,會有輕微的光暈存在。
而OLED采用的是自發光技術,可顯示純粹的黑色,具有極高的對比度,而且由于結構簡單,可實現更快的響應速度,同時更輕薄也更具柔性。
可見,OLED無比契合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的屏幕需求,這也是內部空間寸土寸金的手機產品更多采用OLED的原因。然而,OLED的缺點也十分顯著,令其在大屏領域的表現不盡人意。
受生產工藝和良品率的影響,OLED面板的成本是LCD面板的3倍以上,而且容易像素灼燒,形成殘影,出現“燒屏”現象。在電視屏幕尺寸越來越大的今天,OLED的劣勢也被放大,目前在大尺寸OLED領域,只有LG Display一家廠商仍在堅持。
在對色彩顯示效果有更高要求的電視產品上,傳統LCD屏和OLED屏都有明顯劣勢,前者“硬傷”太多,落后了,后者先進了,“硬傷”卻仍未繞過。那么有沒有一種正好的技術呢?
答案正是Mini LED。作為LCD面板基礎上的優化升級技術,它兼顧了耐用性和高畫質的優點,是當前高端電視屏幕的不二之選。
Mini LED把原來LCD一整塊背光層,換成密集的獨立微型LED芯片,由于其體積更小,尺寸在100-300m之間,在同樣面積的顯示屏幕上可搭載更多的器件,能夠對每個區域精細調節亮度和色彩,配合局部調光技術,可以實現不遜色于OLED屏的高對比度、高亮度和高分辨率。
市場的急劇增長也是對Mini LED優勢的一種肯定。據Arizton預測,2024年全球Mini LED市場規模有望從1.5億美元增至23.2億美元,每年同比增速皆高達140%以上。
顯示面板的每一次技術更迭,帶來的都是國家間的產業競爭格局變化,LCD的發展帶來了韓國面板廠商的崛起。此次Mini LED的機會來臨,藏著的是中國面板企業彎道超車的機會。
“中國屏”的歷史機遇
過去十多年中,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一直有著“缺芯少屏”的痛點,在漫長的LCD液晶面板競爭中,國內以TCL、京東方等為代表的企業逐漸成為引領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屏”的發展史,也是TCL這些中國廠商掌握行業話語權的奮斗史。
在發展初期,受制于日韓企業的技術封鎖,國內彩電企業面臨諸多掣肘,處境艱難。有黑電企業家曾稱,“我們都是在為上游的日韓液晶面板廠商打工”。因為當時國產電視品牌的大部分利潤,都讓面板企業賺走了。
痛定思痛,最好的辦法就是自研技術、自建產線,一家企業的強大,不僅體現在下游市場,還需要把握住產業上游,打通全產業鏈,將核心技術能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2006年-2007年,TCL聯合面板廠商京東方等開展“聚龍計劃”,希望以大量液晶面板采購合約,來換取韓國面板企業的技術支持,但由于競爭等原因,計劃破產。
經此挫折,TCL創始人李東生深刻意識到:“日韓的面板廠商,考慮到終端市場的競爭,會關鍵時刻掉鏈子,國內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液晶面板,才不會受制于人。”
正在這種背景下,李東生大膽逆周期投資,將局勢逆轉。2009年,韓國及中國臺灣地區面板行業受上一年金融危機影響,不少企業難以維持經營,三星和LG放緩8代線建設,李東生看到了加速趕超的機會,從中國臺灣地區和韓國引入近百位專業人才。
2009年11月,TCL判斷局勢果斷出手,與深圳市聯合成立的華星光電的第8.5代線液晶面板項目正式投建。
隨著TCL的持續發力,2019年,中國大陸一舉超過韓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面板制造基地。其中,通過華星光電,TCL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從產業鏈上游層面掌握了話語權。
中國面板企業實力與日俱增,繼續在LCD市場深耕,2020年8月,TCL華星以76億元人民幣將蘇州三星8.5代線收入囊中,進一步完善產業鏈。
至此,全球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根據群智咨詢預測的數據,從2020年開始,中國面板廠LCD TV面板產能占比超過50%,產能高度向中國大陸地區聚集。在TCL、京東方等企業的帶領下,“中國屏”站上了世界顯示面板行業潮頭。
劍指第一
在韓國廠商轉向OLED,國內廠商重投LCD時,Mini LED來了!
行業觀點認為,2021年是Mini LED顯示技術成熟商用化元年,多款采用Mini LED芯片的產品問世,吸引了行業目光。
今年1月的CES展會上,三星、LG和TCL分別公布了自家搭載Mini LED的新機型,隨后,蘋果和華為的入場進一步提升了Mini LED面板的關注度,這項技術從產品商用層面上真正被認為是可與OLED分庭抗禮的面板方案。
例如,今年4月蘋果推出的升級版iPad Pro,該產品在顯示屏下方放置了10000顆Mini LED芯片,保證了極高的顯示效果。而華為最新推出的V75 Super智慧屏,其背光源共使用了46080顆Mini LED芯片。
隨著Mini LED這股東風的刮起,最早投入Mini LED研究、最早實現量產的TCL,無疑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早在2017年,TCL就開始投入研發Mini LED,2018年便有成熟產品亮相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在2019年已實現Mini LED智屏量產,迄今已推出5個Mini LED智屏系列產品。
通過Mini LED顯示方式可知,LED芯片數量是評判產品技術實力的重要標準。TCL發布的X12 8K Mini LED領曜智屏是全球唯一一臺OD Zero的產品,采用了全球最小的OD Zero Mini LED芯片。它搭載了96000顆微米級LED芯片,擁有1920個物理背光分區,配合電流脈沖技術,能實現3000nits峰值亮度,實現1千萬:1的超高對比度,將畫面高品質的精準呈現。
此次,憑借Mini LED的產品優勢,可與OLED掰一掰手腕,中國企業也迎來了引領顯示面板行業發展的歷史機遇。
受益于垂直的產業鏈整合優勢,TCL整機和面板板塊都將受益。數據顯示,2020年TCL電視全年銷量達3534萬臺,位居全球第二,每一秒就會售出1臺TCL電視。今年上半年,TCL科技財報顯示,公司營收達到743億元,同比增長153.3%。
面板方面,TCL華星的TV面板出貨面積位列全球第二,在8K高端面板市場,TCL華星超越三星登上世界第一。2020年,TCL Mini LED TV全球市場銷量占有率已超過90%。
隨著Mini LED技術的逐步成熟和各家成熟產品紛紛上市,LCD領域正在迎來新技術的快速迭代,未來市場空間廣闊。此次,TCL舉辦Mini LED戰略發布會,有望再次引領顯示技術革命。
在這個70%以上的信息交流要依托于視覺傳播的信息時代,顯示將無處不在,“一切皆顯示”的場景將會在不遠的將來變為現實。Mini LED面板和TCL的未來,無限廣闊。
結語
對于發展初期的Mini LED來說,進一步優化技術提升亮度視角,以及向全系列產品普及,是下一步發展方向。
對中國面板企業來說,中國能站上全球面板行業的頂峰,是幾十年努力深耕的結果,Mini LED給面板行業帶來了改變行業格局的機會。要在產業鏈頂端立穩,此時就是最好的時機。
猜你喜歡
榮耀Magic V3正式發布,9.2mm再次刷新折疊屏輕薄紀錄
榮耀Magic旗艦新品發布會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正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