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制造業貸款占比下降,房地產貸款成新隱憂
8月25日盤后,中信銀行披露2021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歸屬于該行股東的凈利潤290.31億元,同比增長13.66%;實現營業收入1055.92億元,同比增長3.51%。
資產規模方面,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資產總額突破7.8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06%;貸款及墊款總額47086.2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26%;客戶存款總額46656.3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03%。
公司貸款余額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前兩位,合計占公司貸款的34.87%,比上年末上升了0.20個百分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行的制造業貸款占比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下滑。
制造業貸款占比下降
我們注意到,最近兩年中信銀行在制造業領域的貸款比例有所回升,不良率也出現回落。就在去年3月,該行前行長孫德順從中信銀行卸任一年之后被開除黨籍,而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調查結果,孫德順在職期間的違紀違法行為就包括“嚴重違背黨中央關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決策部署,限制、壓降制造業貸款”,以及“違規向貸款客戶借用房產”,“把貸款審批權力作為謀取個人利益的籌碼,與不法商人勾肩搭背,大搞權錢交易,在貸款授信、審批等方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等,最終被開除黨籍、收繳違法所得,其涉嫌犯罪問題則移送至檢察機關。
數據顯示,在2016年7月孫德順擔任中信銀行行長之前,該行的制造業貸款占公司貸款的比例為23.44%(2015年),此后4年該比例出現持續下滑,2019年已經降至13.18%。對此,雖然該行多次強調了制造業不良率較高、風險較大等原因,但就在壓降制造業貸款比例的同時,中信銀行在該行業的不良率并沒有因此下降反而大幅上升,最高時達到7.34%。
直到去年,中信銀行制造業貸款占公司貸款比例回升到15.06%,結束了4連降。
在此次半年報中,中信銀行還多次強調了服務實體經濟的決心。截至報告期末,該行一般對公貸款余額為2.11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了1375.48億元,增幅為6.96%。其中對公貸款投放增速更大為14.79%,投放對公貸款8914.91億元,同比增加了1318.11億元,其中制造業為貸款投放各行業之首,占比達 22.73%。
但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中信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為3441.26億元,占比14.78%,比上年末下降了0.28個百分點。
房地產成新隱憂
不良貸款方面,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一直是中信銀行多年來的不良貸款“高發地”,最高時二者合計占比超過70%,隨著行業調整逐漸降到了去年的42.42%。而在此過程中,中信銀行對不良率較低的房地產行業加碼,雖然在短期內起到了平衡作用,但也埋下了長期隱患。
隨著房地產行業環境生變,從2019年開始,房地產行業的不良率出現攀升,截至去年年末已經升至3.35%,逼近制造業的不良率3.38%。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也取代了長期處于不良率高位的批發零售業成為中信銀行另一大痛點,與制造業的不良貸款合計占比達到41.16%,不過二者的不良貸款率比上年年末都有了小幅下降,而房地產業的貸款余額也比上年末下降0.51個百分點至2967.26億元,占比12.74%。
在8月26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對于此前中信銀行的不良貸款高發,該行副董事長、現任行長方合英也承認,該行在經營方向與業績文化方面“有些偏差”,包括過度追求短期效益、授信結構不均衡,以及周期敏感比較高的公司貸款比較多,風險體系比較薄弱等原因,同時在授權、統一授信等方面可能還存在一些問題,問責處罰不到位。
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706.82億元,比去年年末減少了27.70億元,下降了3.77%,比一季度末也有所減少,整體不良貸款率1.50%相比去年末下降了0.1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9.37%,比上年末上升17.69 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2.84%,比上年末上升了0.02個百分點。
猜你喜歡
貴州銀行高管接連被查、董事會架構變動,不良率居高
貴州銀行2024年不良貸款率為1.72%,個貸和房地產相關貸款不良率分別為5.07%和11.58%。阿里2025:財年收入超9963億、凈利潤同增77%!張勇等9人退出合伙人
蔡崇信、吳泳銘表示,未來十年,最大的增量和變量都是以AI為核心的驅動力帶來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