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藥:市值今年蒸發已超千億,炒股虧損近8億,因劣質口罩道歉
8月7日,云南白藥(000538)就日前“生產銷售劣質口罩被罰”一事,向公眾道歉,并表示這批口罩“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口罩的原材料熔噴布材質局部不均勻,進而導致口罩的透氣性降低,通氣阻力增大了。
業內人士表示,通氣阻力是指口罩在規定面積和規定流量下的阻力,屬于口罩透氣性測試指標的一部分。如果通氣阻力過高,意味著透氣性不好,主要會影響口罩佩戴的舒適性。
之前,云南白藥收到了云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事由為生產、銷售不符合經注冊產品技術要求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處罰結果為沒收不合規醫用口罩35095只,罰款11萬元。
但被口罩事件影響的云南白藥,股價早已“遇冷”。今年2月,云南白藥股價一度最高上漲至159.38元,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元。但在春節后,云南白藥股價一路下滑。截至目前,云南白藥最新股價為98.96元,較最高點下跌38%;最新市值為1264.12億元,市值已蒸發近千億元。
跨界生產口罩,卻多次違規
2020年上半年,口罩需求激增,并一度出現了供應緊缺的情況。云南白藥也因此加入了生產口罩的“大軍”當中。
據了解,云南白藥自建了4條高標準口罩生產線,產能達到一天40萬只。此外,它還推出了自有產品云南白藥邦泰系列品牌口罩,產品類型包括“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一次性口罩”等。
但云南白藥跨界生產口罩不到2年的時間,這次被罰已經不是它第一次口罩產品質量不合格、出現違規情況了。
2020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信息稱,有47家企業的51個批次非醫用口罩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云南白藥位列其中,其生產批次為“2020-02-10/0004200201”的日常防護均碼藍色口罩,過濾效果、防護效果均不合格。隨后云南白藥進行了整改措施。
天眼查APP顯示,早在2017年4月,云南白藥因生產安全違法違規,被昆明市安監局罰款4.6萬元。同時,公司涉及到的法律訴訟達75件。
在業內人士看來,不止一次出現問題,說明了企業對產品質量管理的意識不強。有投資者之前曾針對口罩生產和銷售的情況向云南白藥提問,云南白藥表示,口罩生產線是根據訂單量正常生產,該業務銷售情況當前對公司整體業績影響相對較小。
“不務正業”的云南白藥炒股出風險
云南白藥是一家主要經營化學原料藥、中成藥、中藥材等,其中,最為出名的產品有云南白藥系列、三七系列和云南民族特色藥品系列。
但從2015年開始,云南白藥的營收增速進入了疲軟階段。從2015年至2020年,云南白藥的年營收增速一直浮動不大。從毛利率方面來看,2017年至2018年,云南白藥的毛利率分別為31.19%、31.25%;從2019年開始,毛利率下滑至30%以下,2019年至2020年,其毛利率分別為28.56%、27.75%。
在2020年,云南白藥實現了327.43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速為10.38%,凈利潤為55.16億元,同比增長31.85%。當年凈利潤增速提高,其中主要是由于其中包含了26億元投資收益。云南白藥此前投資了小米集團、伊利股份、騰訊控股、恒瑞醫藥等企業,收入不菲。
但令外界吃驚的是,2021年一季度,云南白藥受到投資收益不佳的影響,在實現了103.28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速為33.38%的情況下,凈利潤為7.63億元,同比下降40.8%。其中,受到其他企業股票的影響,云南白藥2021年一季度的證券投資合計虧損約7.92億元。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AI財經社表示,在主營業務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像云南白藥這樣擁有比較雄厚資金實力的上市公司,選擇“炒股”等方法進一步賺錢,是可以理解的。
但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雖然云南白藥目前投資造成的損失對主營業務沒什么影響,但對投資者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此外,云南白藥本身業績目前也增長相對緩慢,主業規模的成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云南白藥的規模也很難大幅擴張。
猜你喜歡
全病程管理服務平臺微脈完成2億元D輪融資
本輪新增融資方為信銀投資、求是資本、余杭區轉型升級產業基金、德清縣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嘉興市南湖股權投資基金,老股東源碼資本、千驥資本、元璟資本繼續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