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39%,蔡經理又殺回來了
二季度,諾安成長混合以98億元利潤登上公募基金季度利潤榜榜首,這讓包括張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劉元春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等上年度明星基金黯然失色。
蔡經理又回來了。
暴漲暴跌成常態,時而“蔡總”,時而“菜狗”,頻頻沖上熱搜的蔡嵩松總是讓人又愛又恨。中科大少年班出身,全力押注半導體,業績宛若過山車……
蔡嵩松為何如此自信?他究竟是不是一個好的基金經理?
最鋒利的矛
第二季度,半導體重新成為市場熱點,高倉位押注半導體芯片的蔡嵩松,終于滿血復活。
據諾安今年二季度報披露,截至報告期末,蔡嵩松所管理的諾安成長混合基金份額凈值為2.137元,基金當季凈值增長率達39.4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3.68%,超額收益高達35.8%。
超過90%的倉位,行業集中持股,凈值大幅波動……激進、極致就是蔡嵩松手下基金最突出的風格。
根據披露,今年二季度,諾安成長混合前十大重倉股組合沒有變化,僅在持倉比例上有所調整。其中,圣邦股份被增持成為第一大重倉股,而該股在二季度64.25%的漲幅,著實讓蔡經理大賺一筆。前十大重倉股無一例外,全部與半導體芯片相關。
▲諾安新成長混合二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
2019年接手諾安成長以來,蔡嵩松逐漸地把這支基金從半導體、軟件、云計算混合型科技基金,轉向了完全偏向半導體芯片的持倉。
蔡嵩松為何會形成如此押寶單一行業的激進風格?
2001年,15歲的蔡嵩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學習計算機專業,之后他來到中科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繼續求學,主攻芯片設計,25歲便拿下了博士學位。畢業后,他曾先后任職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進行芯片研發工作。
之后,他開始跨界金融圈,在華泰證券研究所進行科技行業研究,2017年11月,轉入買方機構諾安基金,2019年一季度先后主掌諾安成長混合與諾安和鑫靈活配置混合兩支科技基金,正式開啟與基民之間愛恨交織的故事。
天資非凡,頂尖院校計算機博士畢業,在技術公司做過實業,兼有買方和賣方的背景。蔡嵩松的復合專業背景,讓他對半導體芯片領域的理解,勢必要超過絕大多數投資者和金融出身的基金經理。
如此來看,把每一分錢都放在自己能力圈的蔡嵩松,非但不激進,甚至還有些保守。
相比于控制回撤,蔡嵩松更看重能否抓住行業機會,帶來最大限度的超額回報。
蔡嵩松一直這樣介紹自己和自己掌控的基金:“我希望做鋒利的矛,當行業機會到來時,力爭給持有人帶來豐厚的超額收益。”
許多名字上掛著科技的基金,查看持倉,往往摻雜著白酒股、醫藥股、食品股。這些基金在大多數行情下,往往犧牲掉科技屬性的爆發力求穩,以照顧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有一些經理喜歡遵循行業輪動,通過捕捉市場熱點頻繁調倉換手,以立于不敗之地。蔡嵩松顯然不喜歡這樣兩種玩法。
蔡嵩松遵從“1+2”的框架,首先以國家層面的政策為導向,選準了半導體這條大賽道,之后又把選股重點放在了5G和科技領域的國產替代兩條主線上。
確定持倉后,蔡嵩松把成長風格做到了極致,他關注波動率,卻又不把它當作首要目標。他要把錢花在能帶來超額回報的矛上,而不是控制回撤的盾上。
高波動是他的風格,也是他取舍之后的結果。
飽受爭議的押注
2019年擔任基金經理以來,蔡嵩松極具個人風格的選股策略,既讓他聲名鵲起,也讓他飽受爭議。
基民們對他又愛又恨。
“諾安成長,諾安教會我成長。”
“沒有一個男人能讓我撕心裂肺,除了蔡嵩松”
……
今天領跌,明天領漲,凈值忽上忽下的超級波動,曲折而陡峭的走勢曲線,讓基民的心情搖擺于冰火兩重天,頻繁體驗投資的過山車。“蔡皇”“蔡總”“蔡經理”“蔡渣男”“菜狗”,各種各樣調侃性質的稱謂,在近兩年甚至成為了廣大基民們的黑話和流行梗。
更有意思的是,近一段時間里一個來自日本的蔬菜精靈手辦忽然爆火,其中就有一款名為“菜狗”的毛絨玩具,而這款玩具的不少買家都表示自己曾經從蔡嵩松那里“學會了成長”。
▲憨態可掬的“菜狗”手辦
比起基民們調侃,同行對蔡嵩松的質疑則多少帶著些火藥味。
去年9月,長信基金的副總經理安昀就曾在報告中暗諷蔡嵩松。
原文中寫道:“最近聽說一支硬核成長類產品,基金經理從業才三年,做投資僅一年,規模從去年的十幾億迅速膨脹到當前的近兩百億,且大部分規模是今年二季度流入的,該產品基本上全倉半導體。
我不禁陷入深思,雖不免有葡萄好酸之嫌,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從歷史統計可以清楚看到,投資股市的盈利分布也是遵從二八甚至一九原則,一定是很少部分人賺錢,絕大部分人買單。很不幸的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極少數人。”
符合上述描述的基金經理僅有蔡嵩松一人,而這段話分別質疑了蔡嵩松的資歷淺、持倉過于集中、盈利存疑。
安昀這樣說是基于他對市場不同的判斷。他認為公募基金追求的是相對收益,因此,倘若市場整體走勢不理想,那么想要虧得少,最好的辦法的是,把倉位盡量向資本回報率和自由現金流水平較好的高質量公司集中。
在這種行情下,像蔡嵩松一樣追求彈性收益,容易造成資本的永久性損失。為了彈性和超額收益而持有質量不高的公司,“可能跌一半甚至更多都找不到對手盤。”
▲諾安成長混合成立以來的走勢圖
蔡嵩松和他管理的基金的確經歷過凈值暴跌的至暗時刻。
例如,去年7月16日中芯國際在科創版上市后首個交易日,國產芯片板塊卻暴跌6.7%,兆易創新、韋爾股份、匯頂科技等芯片股日跌幅均在9%以上,諾安成長兩日內凈值跌去15%。自從蔡嵩松入主諾安成長混合,超過20%的回撤已經發生了4次。
不過目前蔡嵩松依然堅定地實行他全倉押注的策略,二季度拿下單季度利潤王,把安昀遠遠甩在身后,看來無論是出圈上熱搜還是被同行diss,蔡嵩松都還堅守著自己的初心。
“蔡總”還是“菜狗”
蔡嵩松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基金經理?
以賺錢為目標,面對半導體芯片當前的行情,普通的投資者如何確定是否繼續持有諾安成長混合這樣的基金呢?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蔡嵩松作為基金掌舵人,如何在紛繁的市場和各種各樣的輿論中,保持定力和內心的平靜的。
對于頻繁上熱搜,蔡嵩松認為這說明大家在關注自己和這個行業。審視好自己的投資框架和未來要走的路,外界的聲音也就沒有太多影響了。
蔡嵩松自己的“產業趨勢投資”原則也讓他傾向于長周期的產業趨勢投資。對他來說,短周期的干擾因素不會改變賽道整體的景氣度,關心凈值波動而非整體基金規模的波動,幫助他在每天幾個點的波動下依然能夠將注意力放在投資本身。
面對壓力,蔡嵩松的另一個辦法就是去跑步。他每天6點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是跑步,從2018年起,這個習慣已經堅持至今,每年還要跑上三四場馬拉松。跑馬拉松與投資之間有許多相通之處,只有調整好不同階段的配速和狀態,才能以一個相對不錯的成績跑到終點。
蔡嵩松本人持有所管基金份額超過100萬份,面對各種信息和聲音,他的內心似乎是無比平靜的。
盡管二季度諾安成長混合的收益率接近40%,但是過去一年里,這支基金的收益率才勉強達到29.9%。劇烈的波動和擇時帶來的結果差異,難免讓人產生疑問:到底要不要買入或繼續持有諾安成長呢?
這個最終還是要落到,你能否認同蔡嵩松對于市場的整體判斷。
對于未來,蔡嵩松認為本輪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在時間維度上很可能超預期。
本輪景氣度根源在于5G帶來的創新周期,一面是需求的線性增長,一面是供給的非線性擴張,在當前這一階段,供需兩端的步伐還沒有同步。同時,疫情之下美國對華的芯片封鎖,導致市場供需之間的進一步不平衡,且在短期內尚不能緩解。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考慮,國內廠商已經在相關技術上相繼取得突破,那么伴隨著芯片需求的線性提升,國產替代路徑下,國內行業白馬將有機會收獲市場規模和市占率同步提升的雙重紅利。
取代白酒成為主導市場的主線,蔡嵩松認定了芯片研發和科技創新在宏觀政策背景下有機會創造超額收益的奇跡,科技成長股的高估值將有機會通過后續的業績增長消化掉,投資他熟悉而信任的半導體將成為歷史的機遇。
順應時代潮流方能無往不利,蔡嵩松用持倉描繪了一個半導體芯片的大時代。
你愿意稱之為“蔡經理”還是“經理菜”?
猜你喜歡
興證全球換帥,引發興業系萬億金融帝國的戰略深水區博弈?
這一人事變動不僅是“興業系”金融版圖內部治理調整的縮影,更折射出這家深耕福建30余年的金融集團在行業變局中的戰略抉擇。信達澳亞馮明遠基金規模遭腰斬,高位持有贛鋒鋰業被質疑
信達澳亞基金業績“滑鐵盧”直接拖累了母公司信達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導致該板塊收入同比下降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