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投資的風向又變了?線下狂“掃貨”
7月初,鄭州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發(fā))獲證監(jiān)會通過,將于深交所主板上市。不出意外的話,作為股東之一,京東會得到一筆不小的回報。2020年,京東對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回報高達325.6億元,對稅前利潤的貢獻超過了六成。
在過去幾年時間里,京東的定位一再細化,從2019年的 “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yè)”,調整為2020年的“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yè)”,但是從京東投資的企業(yè)案例來看,京東投資的路線似乎還沒有如此清晰的規(guī)劃。隨著京東戰(zhàn)略投資負責人在三年內第三次換人,在常斌、廖建文、胡寧峰之后,新任負責人胡正偉的投資思路或許還會有新的方向。
京東“查漏補缺”,狂在線下“掃貨”
根據公開信息,京東最新一筆投資是KK集團,京東領投,部分新老股東跟投,投資額約為3億美金。
KK集團以開設線下門店為主,目前旗下有四大品牌,包括主打性價比的生活集合品牌KK館、主打精致生活集合的KKV、美妝集合品牌THE COLORIST調色師,以及全球潮玩集合品牌X11。
如果回顧過去一年京東的投資案例,可以發(fā)現,擁有線下場景的業(yè)態(tài)成為京東出手最多的領域。
根據公開披露的時間,我們不完全統(tǒng)計,在2021年7月至2020年上半年,京東陸續(xù)投資了新零售KK集團、家居定制尚品宅配、華冠超市、見福便利店、五星電器、國美零售等公司,它們分布在多個行業(yè),但無一例外均是以線下門店為基礎。
不過上述幾起投資,京東公開披露的信息并不多,只有尚品宅配、國美零售、凱撒旅業(yè)等基于上市公司的身份,對外發(fā)布公告。根據這些公告,大概可以推測出京東對于線下業(yè)態(tài)的看法和需求。
尚品宅配的公告中說到,此次引入京東作為戰(zhàn)略投資者,雙方將在品牌、流量、供應鏈、技術研發(fā)等板塊的業(yè)務將建立全面戰(zhàn)略合作關系。具體來看,尚品宅配旗下的維意定制BIM整裝數字化系統(tǒng)需要京東數字化賦能,和京東在物流、倉配的基本能力,匹配建材家居領域供應鏈的特殊性;而京東提供自己的線上線下全場景的金融、支付能力,提供京東白條、裝修險、裝修貸等服務落地到具體的場景,支持尚品宅配旗下門店數字化、線上化的全鏈路改造,探索構建全新的交易交付場景。
根據上述合作內容的闡述可以看出,一方面,京東保留了以往投資的“查缺補漏”心態(tài),在自己不占優(yōu)勢的家居領域,尋找行業(yè)龍頭的資源支持和背書,豐富平臺內容;這一投資方法延續(xù)了之前投資線下商超永輝超市、鞋服特賣唯品會、旅游網站途牛網和奢侈品電商Farfetch(發(fā)發(fā)奇)的思路,即缺什么,買什么。
與之前不同的是,在尋求C端業(yè)務互補的同時,京東還看中對方數字化的改造空間,為旗下諸多業(yè)務找落地出口。在過去若干年里,京東成長為年營收超7000億元的巨型企業(yè),所積累的技術、物流、供應鏈、支付、金融等業(yè)務足夠成熟,現在,是時候將這些能力發(fā)散出去, 匹配更多的場景,也就是所謂的“賦能”。
線下業(yè)態(tài)是賦能的天然標的,線下的改造,一言以蔽之——“數字化”,正好可以把京東的各項能力打包進去。但是賦能背后的數字化程度觸及消費數據、產品運營、物流鏈路等商業(yè)經營秘密,想要找一個承接賦能的伙伴并不容易,真金白銀的投資是最有效的說服手段。
近一年內,京東最大一筆投資是去年12月,以7億美元投向了社區(qū)團購企業(yè)興盛優(yōu)選,時任京東首席戰(zhàn)略官的廖建文將合作定義為“用技術和供應鏈能力賦能線下門店”,雙方會在數據、技術、倉儲和短鏈物流等領域開展緊密合作。這個投資不僅為京東補上了下沉市場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低線城市的小門店也是又一“賦能”的絕佳標的。
看上傳統(tǒng)B端行業(yè)
AI財經社梳理發(fā)現,在過去一年里,京東投資部門在B端業(yè)務上也撒了不少錢,在各個領域投資以供應鏈見長的企業(yè)。
最典型的就是去年底入股地利集團。2020年12月,京東以7.98億港元認購地利集團5.37%股份。地利集團是我國最大的農產品批發(fā)市場運營商,目前在壽光、杭州、沈陽、哈爾濱等7個城市擁有10個大型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地利集團的優(yōu)勢在于,鏈接生產端與銷售B端的線下交易和農副產品產地資源,京東想要在此基礎上,搭建生鮮現代供應鏈與流通服務平臺,實現生鮮流通全產業(yè)鏈數字化。但目前,還沒有雙方合作進展的消息。
而一年前的另外一個投資項目,最近有了新的動向。2020年7月,京東花了1億美元投資了利豐集團。利豐集團是一家供應鏈管理行業(yè)的老字號,已經有近115年的歷史,為諸多世界知名品牌和零售商提供從產品設計、原材料采購、工廠選擇、質量把控等全供應鏈服務。
京東看中利豐集團的一個直接原因是想要做自有品牌,雙方合作時就說的明明白白,利豐集團可以完善京東在時尚家居品類的布局與品牌資源儲備,協(xié)助京東打造自有品牌。一直到今年7月6日,雙方的合作才出現進展,利豐集團C2M事業(yè)部與京東自有品牌簽訂戰(zhàn)略合作伙伴協(xié)議,利豐將為京東自有品牌提供端到端的供應鏈數字化管理服務。
投資一年才有實質進展,在京東的投資項目中,已經算快的了。2018年底京東以增資方式入股的千味央廚,從公開信息看,雙方合作至今還沒有動靜。
回到雙方合作時的意圖來看,京東戰(zhàn)略投資部總監(jiān)當時表示,雙方在“無界零售供應鏈”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其中包括“京東到家”、“7Fresh”、“新通路業(yè)務”、“供應鏈”等方面展開合作,千味央廚將借助京東各類便利渠道,提供相應的產品定向研發(fā),甚至雙方共同建立"中央廚房",實現鮮食品類的定制研發(fā)生產。
不過,千味央廚在招股書中提到,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除個別經銷商通過京東商城在線銷售產品以外,千味央廚尚未與京東開展實質性合作。這或許與京東無界零售的推進有關,其代表項目7Fresh曾經立下五年千家店的目標,在開出十幾家門店后,就很少提及。
京東開始看供應鏈項目,與其定位轉變相關。剛開始,京東在大眾視野里只是一家平臺電商,2019年,京東集團正式確立了"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yè)"的戰(zhàn)略定位;2020年5月,京東的戰(zhàn)略定位已更新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yè)”,京東的投資也就從具體的C端業(yè)務,轉向產業(yè)鏈上游,以服務和賦能的角度來挑選被投者。
不過,這也不能完全解釋京東被投項目與京東之間的互動關系,京東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了收購工業(yè)品電商平臺工品匯、投資招投標系統(tǒng)平臺北京筑龍,今年7月14日更以領投身份2年內3次增持IT辦公設備運營商小熊U租。
其實不少投資項目在被投資之前,都有與京東合作的經歷,比如華冠超市、見福便利店等。在今年7月份,京東科技還參與了北京北辰會展集團的增資,持股10%。在搬往亦莊之前,京東一直在北辰世紀中心辦公,至今京東科技還有一部分員工在此。在這里辦公十多年后,京東從租賃乙方搖身一變成了投資者,這大概是情到深處,難以自拔了吧。
猜你喜歡
京東618再創(chuàng)新高:整體訂單量超22億單,下單用戶數同比增長超100%領跑行業(yè)
京東618期間,京東APP的DAU創(chuàng)歷史新高。京東京喜自營啟動618廠貨百補節(jié) 產業(yè)帶工廠白牌好貨優(yōu)惠享不停
5月15日,京東京喜自營宣布開啟618廠貨百補節(jié),持續(xù)對產業(yè)帶商家進行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加碼帶來重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