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充電“在美遭訴訟,天使投資人馮一名:請先解決3%的股權訴訟再上市!
3月23日早間,有媒體報道稱,怪獸充電計劃于4月2日正式以“EM”為證券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將成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
如果消息屬實,此時距離怪獸充電上市,剛好十天。
對于該報道,怪獸充電回應稱:“不予置評,請一切以公布的招股書為準。”
同樣是在3月23日,騰訊新聞《一線》在當日午間報道稱,美國時間2021年3月22日,天使投資人馮一名和尹思成正式在位于紐約曼哈頓的紐約南區聯邦法院提起針對怪獸充電上市項目券商高盛和花旗的訴訟程序。目前法院已受理二人的申請。
針對此事,怪獸充電相關工作人員回復媒體稱,“這是老板的個人事務,公司不方便回復”。
3月24日晚間,原子創投合伙人馮一名在騰訊新聞話題欄目發文,希望怪獸充電寶創始人兼CEO蔡光淵兌現其此前承諾的3%股份。
馮一名稱,其與尹思成是怪獸早期創始團隊成員,提出了共享充電寶的商業創意計劃,并且深度參與籌建,怪獸充電的名字都是我們起的,可謂又出錢又出力。2017年3月,蔡光淵在三人的微信群里承諾,為了表達知遇之恩,愿意給二人一共3%的股份。
馮一名表示,“稀釋到現在,這當年本該屬于我們的3%差不多已經只有0.3%,但蔡光淵卻再也不肯兌現當初股份轉讓的承諾,哪怕只有0.3%,依然背信棄義。”
在最后,馮一名稱,截止目前,蔡光淵依然對我們置之不理,似乎不回復就能萬事大吉。作為創始團隊的成員和早期投資人,我們維護自己權利的決心絲毫沒有動搖。
距離計劃上市已不足十天,怪獸充電此次因股權糾紛遭遇訴訟,或將影響其上市進程。
2020年7月,有報道稱小電科技計劃創業板上市。于是,“共享充電寶第一股”花落誰家,也就又增添了變數。
創始人蔡光淵承諾給二人3%股權,但始終未完成登記
在騰訊新聞《一線》的報道中,訴訟文書顯示,馮一名和尹思成最早于2017年2月提出共享充電寶的創業構想,并介紹殷志華、徐培峰、蔡光淵等組成項目運營團隊,后與蔡光淵等共同進行產品市場開發、豐富和完善商業模式、為蔡光淵修改商業計劃書并介紹眾多投資機構為項目融資。
2017年3月31日,在項目公司即將成立之際,蔡最終以“工作方式”不同為由,說服馮和尹退出項目團隊,但為表示對他們兩人為怪獸項目所作的巨大貢獻的肯定和感謝,達成了贈與馮和尹兩人共3%項目公司股權的協議。
馮和尹在美國法院提交的證據顯示,在2017年3月31日,蔡發給馮和尹的微信中曾明確表示,“過去一個月共同奮斗的場景歷歷在目,因為工作方式原因沒能繼續合作,的確讓我很是沮喪,但剛剛的溝通的卻讓我們通透不少,相互理解。雖說我希望可以借著給到兩位個人的這一共三個點股份來表示充電寶項目的知遇之恩,但我也知道以后創業路上一定無坦途,還有很多需要兩位幫忙的地方,希望仍可以繼續獲得支持。再次表達一下對兩位的感謝!”
但在項目公司上海摯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蔡雖然從未否認協議的存在,但始終沒有完成相關股權登記。
2020年10月20日,馮、尹二人在上海普陀區人民法院起訴蔡光淵,要求法院確認雙方達成的股權轉讓協議有效并判令蔡協助辦理股權轉讓登記。2021年2月18日,該案移送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審理。
3月22日,馮和尹在紐約提起的訴訟程序是申請紐約的聯邦法院協助其向怪獸充電美國上市的承銷商之二的高盛和花旗調取證據,以支持二人在中國的訴訟。該申請的附件還顯示,馮和尹的美國律師團隊在幾天前就聯系了高盛和花旗,請他們自愿配合提供證據,并提示其注意怪獸充電在其于2021年3月12日向SEC提交的F-1招股書中未能披露馮和尹在怪獸充電VIE公司中的3%持股情況以及馮和尹于去年10月即在上海針對蔡光淵提起的訴訟。
對于“股權糾紛”,怪獸充電在3月12日提交的招股書中是這樣回應的:“截止于今天,本訴訟等待中國有管轄權的法院正式受理。蔡光淵先生的中國訴訟律師,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在其法律意見書里認為原告的訴訟毫無根據,蔡光淵先生將積極的捍衛自己的權利。”
招股書還顯示,IPO前,創始人兼CEO蔡光淵持股6.6%,COO徐培峰持股4.6%。
入場費制約發展?營收增長38.9%凈利潤卻下降54.74%
怪獸充電是一家“物聯網+生活服務”科技公司,于2017年5月在上海正式成立。公司依托物聯網技術、電池技術為用戶提供多場景下的充電服務,致力于讓每個人,隨時隨地充到電,玩轉生活不斷電。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底,怪獸充電共擁有超過66.4萬個租位(POI),同比增長13%。其中,約57.6%的點位位于一、二線城市,約42.4%則位于三線及以下城市。
艾瑞咨詢的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移動設備充電服務僅占中國潛在POI點位的9.3%。其中,2020年一、二線城市的滲透率為19.1%,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滲透率為3.7%。艾瑞咨詢預計,到2024年,這兩個數字將達到45.5%和39.4%。
未來市場的增量空間可觀,但也要注意“入場費上漲”所造成的利潤擠壓。
目前,怪獸充電主要采取直接運營和合作運營兩種方式:前者是指與商戶直接合作,該點位所得收入的50%-70%作為入場費和傭金給予商戶;后者是指與當地具有商戶資源的合伙伙伴共同運營,這一分成比例則約為75%-90%。
招股書顯示,2020年,怪獸充電成本為4.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93億元增長47.3%;銷售與市場費用為21.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3.62億元增長55.7%。
怪獸充電在招股書中直言,造成上述結果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疫情的影響,合作伙伴提高了入場費”,而這也直接影響其凈利潤。
招股書顯示,2019年,怪獸充電營業收入為20.223億元人民幣。2020年則為28.094億元人民幣(4.306億美元),同比增長38.9%。
2019年,怪獸充電的凈利潤為1.666億元人民幣,凈利率為8.2%。2020年,則為7540萬元人民幣(1160萬美元),同比下降54.74%,凈利率更是為降至2.7%。
任性漲價非長久之計,怪獸充電計劃“探索潛在業務”
過去一段時間里,共享經濟中的充電寶、單車、電單車紛紛開始悄然漲價。
去年下半年,怪獸充電、小電、街電、來電每小時的價格分別為3元、2元、2元、2元。現在,則普遍上調1-2元,每小時價格分別漲至4元、4元,3元、3元。
央視財經在報道共享充電寶任性漲價現象時,稱其 “漲價隨意、定價更隨意”。
漲價意味著盈利,而在用戶端,按照供求曲線,漲價會讓價格敏感的用戶減少使用數量。
意識到這一點的怪獸充電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資金除了將用于繼續擴大重點商戶網絡、提高運營水平、加強技術能力等外,還將用于探索潛在業務。”
目前,尚不清楚怪獸充電“潛在業務”的具體情況。
猜你喜歡
怪獸充電連續兩季度虧損,收盤大跌14.42%,市值較上市初蒸發近9成
怪獸充電Q4營收為8.36億元同比下滑9.7%,凈虧損為6850萬元,而去年同期凈利潤為74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