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茅”百億豬圈背后:修豬圈賺大錢,有人去深圳買了大平層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一位重倉牧原股份(002714.SZ)的公募權益基金經理對AI財經社表示。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4000億市值的“豬茅”牧原股份遭到了來自雪球大V“天地俠影”的發文質疑,引發資本圈的廣泛討論。從內容來看,該大V主要從少數股東ROE、在建工程關聯交易等方面進行質疑。其中頗受關注的是,上市公司主要固定資產——豬圈的建設方為控股股東旗下建筑公司。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牧原股份賬面有約140億元在建工程,按照豬養殖行業的資產劃分,這一數據大部分代表了一定時期內豬舍的建造成本。而100多億的資金用來修“豬圈”,也超過了很多人的固有認知。
針對質疑,牧原股份對我們表示不予公開回應。截至當日收盤,牧原股份下跌3.58%,報收103.82元/股。
關聯交易質疑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牧原股份的固定資產為404億元,期末比期初增加114.48%;在建工程為140億元,期末比期初增加63.83%。
“天地俠影”在《牧原會是驚雷嗎?》一文中,對牧原股份與控股股東旗下的子公司河南牧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提出了質疑,暗指牧原建筑賺走了上市公司利潤大頭。
對此牧原股份則明確表示,其與控股股東子公司的關聯交易屬正常交易。
某券商農業團隊認為,對于牧原的關聯交易質疑并不成立。第一是,牧原建筑成立的主要原因就是減少建筑商環節層層外包、以及建筑環節的財務規范,從而達到為股份公司節約成本的目的。這些年牧原股份資本開支大幅增加,產能快速擴張,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可以為其驗證之一;第二,牧原股份的快速擴張、以及行業上下游產業,同行從其外購大量母豬,仔豬以及行業有口皆碑的評價。
“雖然關聯交易是一個容易產生利益輸送的項目,但是監管并沒有禁止這類行為,為了防止交易價格不公允、交易不必要、不真實,監管做出了一些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如果金額較大還要股東會投票表決,但關聯股東要回避,一般只要符合要求的關聯交易都算是正常的。”時擇律師事務所主任臧小麗對AI財經社表示。
“其他在建工程項目均是生豬養殖項目;在其他在建工程項目中本期增加額5000萬以上的項目共計47個,合計本期增加額48.68億元,占其他在建工程本期增加額總計的92.06%。”在2019年報問詢函的回函中,牧原股份也詳細列舉了當期其他在建工程的增加情況及轉入固定資產的情況。
“不一定所有的關聯交易都有貓膩,就要看牧原股份經不經得起調查,”臧小麗補充表示,“如果不能坐實(質疑內容),這個大V可能還要承擔相應責任,畢竟引起股價波動了。”
3月15日開盤,牧原股份低開后一度跌逾5%,最終收跌3.58%,股價報103.82元,總市值3902.94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144.38億元。
截至去年年末,共計84家公募機構持有牧原股份,合計市值49.32億元,占比1.74%。對于牧原股份遭受的質疑,其中一位重倉該股的基金經理稱因合規要求不便接受采訪,但相信“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建豬圈比蓋樓還賺錢?
“天地俠影”提到的另一點是,牧原股份幾乎與銷售收入相當的固定資產,讓養豬變成了“重資產行當”。
從固定資產/銷售收入比來看,牧原股份的確比同行高出不少。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上市公司固定資產合計為404.61億元,營業收入391.65億元,同期天邦股份、溫氏股份等豬養殖企業比例則在0.5以下。進一步來看,牧原股份賬面在建工程高達140.87億元。有業內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這140多億在養豬行業主要代表了豬圈建設投入。
“我只是在想,去年以來,牧原養豬未必掙到真金白銀,但是蓋豬圈的人,肯定把錢掙飽了。”“天地俠影”的質疑尚無定論,但不少網友對這造價的百億豬圈頗為“感興趣”。
在公司2019年財報中,牧原股份在業績驅動因素一欄提到:公司在報告期內繼續提升生物安全硬件基礎設施改造,強化物品、人員的管理,加大生物安全防控成本的投入,實行智能化養豬管理,有效改善豬舍環境,提高生產效率,確保豬只健康生長,提高了公司生產成績,實現高品質、高效率養豬。
此前,牧原股份一則高薪招聘養豬人的新聞曾引發熱議,當時給出的最高月薪高達4萬元,再次改變了市場對“養豬”行業的看法。而去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研發費用同比大增265.47%至2.52億元,主要系公司加大研發投入,職工薪酬及物料消耗。
而此次“百億豬圈”一出來,有網友表示再次刷新了認知。從房企龍頭碧桂園、萬科,到網易、阿里、京東、華為等科技巨頭紛紛入局養豬,其中謎底也逐漸揭開。
前京東農牧副總經理李佳隆便對AI財經社表示,之前京東農牧主要通過“豬臉識別”等科技手段賦能豬養殖企業(并不自建養殖場),而當時的合作客戶就不乏頭部養殖大戶。
在之后的陸續發文中,“天地俠影”也在文中寫道,“四面墻,一個大頂棚,建筑費用還真不低,高檔精舍呀”。對此,一位自稱做豬臉識別技術的網友表示,以其對各大頭部豬場的了解,“建設成本遠不只是四面墻”。
有從事養豬行業人士也指出,現在豬舍已經用上了新風系統,還有空調、地暖、可過濾糞便的地板等,軟件方面也有識別豬的情緒、發情期的各種軟件系統。該人士指出,這也是非洲豬瘟爆發后養豬大廠能大賺的原因:投入較大所以發病率極低,才有了強勁需求下的回報。
“這幾年修豬圈的的確發財了,甚至比造房子的開發商強,很多修豬圈的都去深圳買了大平層。”有網友也調侃,幾年前王健林“建一個五星級酒店也不過幾個億而已”拒絕養豬恐怕是其最后悔的事之一了。
猜你喜歡
快手2025Q2財報:總營收同比增長13.1%至350億元,經調整凈利潤達56億元
快手的毛利率和經調整凈利潤率均達到單季新高,分別為55.7%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