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啤酒籌劃“出山城記”,獲嘉士伯力挺,但恐遭地方品牌圍毆
不論是九個一字板跌停后的經典梗“關燈吃面”,還是5年股價漲15倍的啤酒板塊傳奇……曾叱咤A股的重慶啤酒,近日在業務上迎來高光時刻——完成重大重組,接下來該大干一場了。
近日,重慶啤酒宣布與嘉士伯一起推進的重大資產購買及共同增資合資公司暨關聯交易已完成交割,嘉士伯對重慶啤酒做出的解決潛在同業競爭的承諾履行完畢。嘉士伯控股下的“西南啤酒第一股”正彰顯出全國化雄心。
通過這次交易,重慶啤酒準備將核心市場從重慶、四川、湖南擴展到新疆、寧夏、云南、廣東、華東及其他地區,意欲實現全國布局。同時公司的生產設施將從原先分布在3個省份的14家控(參)股酒廠,擴大到分布在9個省份的25家控(參)股酒廠。
但全國化之路并不好走,業界持有保守看法的并不在少數。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接受AI財經社采訪時表示,中國啤酒的全國化時代已經結束,當前啤酒競爭格局已經發生變化,“重慶啤酒想獨立出圍很難”,假如嘉士伯能在品牌賦能、渠道賦能、中高端產品研發及推廣等方面助力重慶啤酒,對其進軍全國倒是會有很大幫助。
在丹麥啤酒巨頭嘉士伯入主后,重慶啤酒已經進行過一輪戰略調整。作為西南地區啤酒業中最早的上市公司,除了主營啤酒業務,重慶啤酒還涉足過麥芽、藥品、飲料等不同產品銷售以及酒吧服務,并聯合重慶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等科研機構成立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發乙肝疫苗,不過在2013年9月,重慶啤酒宣告一項關于乙肝疫苗單獨用藥組臨床試驗研究失敗,項目研發過程“存在重大風險”。
這種“不務正業”在嘉士伯入主后得到調整。2010年4月,嘉士伯擊敗華潤雪花、百威英博,以23.85億元入股重慶啤酒,成為第一大股東。2013年12月,嘉士伯收購重慶啤酒集團資產管理公司100%股權。嘉士伯花了大概四年時間令重慶啤酒聚焦啤酒主業。此后,重慶啤酒與嘉士伯形成產品差異化打法,重慶啤酒傾向中低端,嘉士伯則在高端啤酒占據一席之地。
低價是重慶啤酒的優勢,旗下老品牌“山城啤酒”一瓶也就兩三塊錢。但低價一旦跨區域,要與當地啤酒廠商競爭,該優勢反而可能被抑制。
蔡學飛認為,重慶啤酒想全國化必須迎合中國啤酒的消費升級新趨勢,創造高價值品類。不只是重慶啤酒,目前國內啤酒均存在品牌老化、渠道與目標消費市場皆萎縮的問題。據蔡學飛分析,整個中國啤酒市場近兩年表現一般,因為酒類消費出現明顯消費升級,愈發碎片化、多元化,導致消費者需要品牌,需要有足夠的差異化特征,像烏蘇啤酒打出“奪命大烏蘇”的概念,黑啤則主打高價值、高品質概念。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啤酒市場主要品牌為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以及嘉士伯,5大品牌合計市場份額達到70%以上。 因此,蔡學飛更看好在大品牌空隙之間的一些小品類,實現跳躍式突破。
具體到重慶啤酒,其以工業淡啤為主,使用渠道銷售模式,但網購、團購和個人消費模式給依靠渠道分銷、網點分銷的傳統模式帶來很大挑戰,這就要求老啤酒品牌去迎合新的消費口味,創造更有價值感的品牌。據重慶啤酒披露,嘉士伯擬注入資產所處市場的分銷網絡會補強其現有分銷渠道。
重慶啤酒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1-9月份營收約為31.0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凈利潤約為4.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24%。
截至12月15日收盤,重慶啤酒每股120.26元,總市值582億元。
猜你喜歡
重慶啤酒:年扣非凈利增141%,銀華老將增持611萬股,浮虧或超5億
4月1日晚間,重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重慶啤酒“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