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經濟,駛入黃金賽道
“銀發經濟”正在爆發。
近日,灼識咨詢與在線服務提供商量子之歌聯合發布了《2023年中國中老年市場白皮書》,其中指出中國用20年完成了向中度老齡化社會的轉變,預計2028年,我國中老年人口將增長至6.5億人,占比將提高至46.3%。
另一方面,調研結果顯示,家庭總資產隨戶主年齡的提高呈現先增加后減少的特征,這意味著中老年群體,有錢且愿意花錢,具備消費潛力。
隨著用戶需求、市場空間等要素逐一明確,中老年消費市場這塊蛋糕越做越大。
而對于銀發人群來說,生活不只是飲食用度,也不是只有觀光購物,還有更高層次的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
銀發群體追求豐富精神生活的方式并不多,運動健身、興趣愛好學習、旅游等成為主要娛樂方式,精神訴求的滿足仍然受限于各種因素,其中最重要還是資源匱乏。
世界日新月異,時代并沒有拋棄他們。科技,恰好是解決上述矛盾的關鍵。如今,在健康養生、旅游、興趣學習等銀發經濟的細分領域,在線教育、興趣社交等互聯網玩法早已不是新世代的專屬。越來越多中老年人走進線上興趣課程,逐步填補這一消費群體在精神娛樂活動方面的空缺。
人口結構變化,催生一個有錢且舍得花錢的群體
2023年,以消費額計,中國中老年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4.4萬億元,占消費總量的比例達38.1%,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銀發經濟爆發的現實條件是:人均預期壽命的提高及生育率下降,人口結構金字塔從塔狀向柱狀轉變,我國逐步走向“高齡社會”。
根據調研,未來中國中老年人口的比例將進一步提升,預計2040年將達到55%,而這個數據在2010年是22%。
人口結構的變化,將中老年人群推向消費市場前沿,實際上,這一群體也具備消費潛力。根據報告,家庭總資產隨戶主年齡的提高呈現先增加后減少,其家庭債務參與率通常會下降,從而帶來更高的可支配收入和更強的購買力。
其中,戶主年齡為56-64歲的家庭戶均總資產最高,其次為戶主年齡為46-55歲的家庭,18-25歲的戶均總資產最低。
銀發群體的巨大消費潛力,也逐漸被市場聚焦。
基于馬斯洛八階段需求模型,銀發群體的個人需求可以拆分為“日常消費”、 “醫養消費”、“保健消費”、 “精神消費”。在消費結構中,日常消費占比28%,醫養消費占比27%,保健消費占比21%,精神消費占比24%,四大板塊消費占比較為平均。
中老年人對身體健康會更加重視,這也是當前消費品供給最多的賽道,各類保健品和醫療健康服務為銀發群體提供了豐富的選擇。但在他們最關心的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方面,卻存在較大隱患。
近年來,市場上時常會曝出“包治百病的神藥”、“航天科技”激活細胞防治疾病等虛假宣傳的詐騙案件,以及康養機構的維權事件。銀發群體的實際需求在憂慮中前行。
在中老年人更重要的精神需求方面,調研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喜歡運動健身、興趣愛好培訓以及旅游,而參加公益、上網以及專業學術進修僅有不到20%的受訪者選擇。
在量子之歌近期財報中,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李鵬明確指出了公司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量子之歌將持續致力于開發和推廣專為中老年用戶量身定制的多元消費產品,這是公司對銀發經濟深度洞察的戰略決策。
通過跨業務線的資源整合和深入的用戶需求了解,量子之歌進一步鞏固了“聚焦銀發經濟,拓展中老年人大健康消費品市場”的戰略定位。在此基礎上,量子之歌已經建立了一支專注于銀發經濟的業務團隊,不斷優化產品策略,堅持研發滿足這一特定人群偏好和需求的大健康消費品。
量子之歌的多元化產品的戰略取得了一定成效。憑借對市場的精準定位和對產品品質的不懈追求,量子之歌健康消費產品迅速獲得了目標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單月 GMV(商品交易總額)就突破了千萬大關,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了健康消費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展現了量子之歌在銀發經濟領域的強勁增長勢頭和廣闊發展前景。
以熱門的老年旅游團為例,旅游作為中老年群體的一個強大精神文化需求,他們展現出較高的消費意愿,但當下中老年旅游行業尚不完善,還存在產品多樣化不足,價格偏高等問題。
此外,報告顯示,在調研中,只有較少中老年人認為活動費用高是精神娛樂消費的痛點,展現了對精神娛樂活動較高的支付意愿。而當前的最大痛點是能參與的活動少,精神需求還無法被充分滿足。
“新群體”有新需求
無論是市場還是消費者,都在探索:什么是最好的養老。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子女給父母報學習班。在社交平臺上,關于如何父母報興趣班的討論,經常會引起熱議。
不少銀發群體在賦閑之后,投身廣場舞、麻將桌、棋牌室、美容院等場合,但上述線下活動多數情況下很難實現真正的精神滿足。
由于活動場所以及時間等因素受限,線下“能參與的活動少”已成為中老年群體精神娛樂時的最大痛點,而線上興趣類活動的興起,正成為有效填補中老年群體精神娛樂活動匱乏的利器。
對于高需求的健身運動,有65%的中老年群體希望線上教育,能夠包含中老年生活中的“剛性需求”的健康養生課程。
量子之歌旗下的中老年興趣學習平臺千尺學堂,早早注意到銀發群體的訴求,推出了科學、適度且富有文化底蘊的包括站樁、八段錦在內的系列養生課程。并也通過走進社區,陪伴式學習,保證教學質量。
綜合體驗、成本、渠道、內容和靈活性等因素,學習成為最好的養老方式。
在數字化時代,中老年積極擁抱互聯網,線上教育業態具有便捷性和靈活性高、課程選擇豐富、學習機動性高、且成本較低等明顯優勢,成為中老年群體精神消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量子之歌企業愿景是Live longer and live better。在線上課程生態不斷完善的同時,量子之歌還探索了更多滿足中老年人群學習需求的教學實踐,包括創新性地推出了老年游學項目,針對目標人群的出行痛點提供了定制化的教學模式和陪伴式服務,以“文旅+研學”為銀發群體開啟一個嶄新的“游學時代”,打通線上到線下服務閉環,全方位滿足中老年用戶的學習與社交需求,提升學習體驗。
與養老機構的“床位”相比,中老年教育的“座位”是一種更積極、更主動、更經濟的養老選擇。
在線教育,填補銀發群體精神訴求
“活到老,學到老”,是終身教育理念的踐行,學習,正成為銀發群體中的潮流。
目前市場上比較熱門的課程既有傳統的書法、養生、樂器等,也有現代的計算機、外語美妝、穿搭等課程,但我國中老年教育還處于早期階段,市場尚不成熟,存在教學體系及課程顆粒度粗,還沒有形成更加細分、垂直的領域等情況。
吸引銀發群體進入課堂的,不只是興趣愛好,也是他們的真實需求。尤其是在退休后,社會關系整體衰減,生活圈從職場縮小到家庭的困局,缺少能夠發揮社交性的場景,而興趣教育成為幫助他們重新建立社交關系的新載體。
千尺學堂采用專業授課與社群輔助相結合的全方位教學模式,線上線下結合,保證了學習體驗,也讓興趣社交真正落實。
目前中老年教育市場主要以政府主辦的老年大學為主,僅有少量企業進入該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中老年線下的市場規模是280億元,線上市場為112億元,而2023年,中國老年大學在校學員數量超過2000萬,在線教育中老年付費人群數量超過3200萬。
在線教育蘊藏巨大潛力。盡管有中老年人擔心在線教育缺乏實際操作或實踐機會及價格較高等問題,但中老年在線教育具有靈活性高、課程多元、更新及時等優勢。通過在線教育,中老年人無需走出家門,只需打開手機、平板或電腦便可參加線上課程,與同學交流學習心得。
另一方面,在線教育也加速中老年群體的觸網深度。與學生上網課相比,中老年人的網課更讓人快樂。互聯網為多種類線上課程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使銀發群體可以更快了解現在社會。
受智能設備普及、價格下降,應用程序優化等因素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互聯網普及率于2023年達到57%,而這一數據在2021年僅為43%,進一步填補了銀發群體與網絡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