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北京車展:理想、愛馳等20余品牌缺席,超300款新車首發
緊趕慢趕,還是“晚了”。
飛奔在三環路上的小葉看到半個小時前朋友圈發布的展館排隊圖,嘆了口氣——才剛過清晨六點,展館里已經是密密麻麻的人頭。
這是9月26日,2020年北京車展媒體日第一天。在推遲5個多月后,被稱為今年唯一保住的全球A級車展終于安全著陸。也許是壓抑太久后的激情釋放,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包括跨國車企、中國品牌、造車新勢力在內的數十家車企,將發布300多款新車。
圖/視覺中國
但仍舊是倉促的。我們了解到,直到8月中旬北京車展組委會再次明確車展時間后,車企們才開始忙著參展準備,一位參展車企人士告訴AI財經社,有些物流在開展前一天下午才送到,直到深夜還在忙著搭建展臺。
不過,有些車企因為兩個月前已經在成都車展釋放了“洪荒之力”,眼下能拿出的東西已經不多,只能為了面子出來刷個臉,特別務實的車企干脆主動“禁足”了。一些車企告訴我們,這次參展沒什么內容,連媒體也沒邀請幾家。
但總的來說,遲到近半年的北京車展對于車企而言還是一個來之不易的“窗口”。雪弗蘭展臺一位銷售人員告訴AI財經社,由于上半年銷量下滑嚴重,此次北京車展期間,每個銷售都背負著一定數額的銷售任務,想要趁著“金九銀十”的車市消費高峰在年底前“最后沖一波”銷量。
行業人士判斷,由于上半年疫情因素斬殺車市,相較于以往上半年車展刷品牌、下半年車展搞銷售的定位,2020年的北京車展車企或將集體轉向現場賣車搶訂單。
“缺席”將成為新常態?
車展是汽車行業的晴雨表,每年車展都有因故缺席的車企,趕上行情不好的年份格外多。有人拿2018年北京車展作為對比,稱今年缺席了近20家汽車品牌。但若加上一年前的廣州車展,也算是有來有往了。
我們粗略研究了一下展位情況,目前主要參展品牌約有70家左右,包括雷諾、華晨、海馬、眾泰、力帆、漢騰、君馬、寶沃、陸風、獵豹、拜騰、博郡、斯威、合創、愛馳、前途、奇點以及理想汽車等沒有出現。
缺席的車企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其中之一就是包括華晨、眾泰、力帆、海馬、寶沃等在內的銷量式微者,這主要指傳統車企。
深陷債務危機的華晨汽車,較之旗下風生水起的華晨寶馬,可謂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媒體援引較多的評級機構東方金誠報告稱,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華晨汽車的負債總額達1226.75億元,其中有息債務達到677億元,超過總負債的一半以上,且短期有息債務達484億元。
圖/視覺中國
盡管華晨汽車官方表示,華晨70%左右的資產負債率在行業里面處于中等水平,但是從坊間員工“放長假”“輪流上班”的傳聞來看,華晨汽車日子是真的不好過。長期依賴利潤奶牛華晨寶馬的華晨汽車,旗下自主品牌多次沖擊高端仍無所出,在市場表現幾乎沒有存在感。
眾泰汽車、漢騰汽車以及君馬汽車其實算是一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也是受了眾泰汽車“連坐”的罪?!案叻轮酢北娞┢嚕瑢嶋H上自2017年起銷量便開始下滑,到2019年已經難以為繼,并相繼傳出欠薪傳聞,今年更是連續暴雷,繼“披星戴帽”后已有退市風險。
與此同時,眾泰汽車市值也一瀉千里,2016年上市時其市值高達近386億元,至今年9月中市值已不足30億元。
眾泰汽車2017年高調推出的高端品牌君馬,從宣布成立到偃旗息鼓,只在市場上存在了短短兩年時間。同年也以高仿起家的漢騰汽車,今年銷量大跌,經江西上饒經開區方面確認,目前公司運營出現困難,已經難以發出工資。
與眾泰們同一處境的是上了平安銀行風險名單的“四公子”。根據去年10月曝光的平安銀行對存量客戶風險排查內部通知,獵豹汽車、眾泰汽車、華泰汽車、力帆汽車四家車企壞賬涉及上下游汽配供應商產業鏈合計約500億元,有可能破產。
雖然“風險四公子”現在還在苦苦支撐,但也就不難理解集體缺席北京車展的原因了。
傳統車企中“狠缺錢”的海馬,在“披星戴帽”后依靠出售145套閑置房產活了下來,還推出了海馬7X、海馬8S等多款車型,不過想來是因為資金緊張,所以要把錢花在刀刃上,故此放棄了來車展露臉的機會。
還有一些“暴雷”者,這自然以造車新勢力為主。拜騰、博郡、奇點、斯威、前途都在缺席名單之中,也都是吃瓜群眾們耳熟能詳的汽車品牌——畢竟之前太高調了。
不過暴雷的造車新勢力多少有點可惜,畢竟有活下來的,除了量產車已經參與市場競爭,蔚來、小鵬、理想已經在美上市,威馬也在沖刺科創板。此外,天際、華人運通也趕在車展前夕發布了量產車——這通常是一家造車新勢力存在感的分水嶺。
反觀暴雷的新勢力,比如拜騰,這家新造車公司起步堪稱高調,既有前英菲尼迪總經理戴雷坐鎮,后又挖來“寶馬i8之父”畢??担群笕谫Y四輪共計84億元,最終倒在首款量產車上市前夜——沒錯,包括拜騰、博郡在內,大部分暴雷的新造車勢力共同的問題在于至今量產車沒出來。那還有啥可競爭的?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無法出席者與敢于缺席者。因為疫情影響無法漂洋過海來相會的跨國車企CEO們,不過較之福特、豐田設有展位也有活動發布,PSA集團、雷諾干脆集體玩消失。與此同時,阿爾法·羅密歐、邁凱倫、法拉利等豪華車、超豪華品牌未有出現。后者被稱為“敢于缺席者”,他們的邏輯是品牌夠自信缺席不影響銷量。
當然,也有不懼風險、不辭勞苦來站臺的,吉利汽車旗下品牌極星CEO托馬斯·英格拉特,就提前兩周到京隔離,他也因此被稱為“可能是唯一一位從海外前來參加今年北京車展的車企CEO”。
圖/視覺中國
最后則是“謎之缺席”者。比如7月底剛赴美上市成功的理想汽車,由于沒有新產品所以放棄了現身車展的機會。作為繼蔚來汽車之后第二家新勢力上市公司,用創始人李想的話說,現金流儲備充足、不缺錢。原本業內的判斷是,這是海外上市后國內難得的露臉機會——畢竟蔚來、小鵬和威馬都在現場,“四缺一”這牌怎么打?只能說李想還是那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同樣令人不解的還有愛馳汽車。實際上,愛馳汽車已有量產車,也在準備IPO,幾天前愛馳汽車創始人兼CEO付強表示,繼8月歐版U5正式在德國開售,愛馳汽車第二批出口歐盟的200輛歐版U5正式下線并啟運歐洲,未來愛馳將陸續在瑞士、法國、挪威、荷蘭、丹麥等國家銷售。
付強對我們回應稱,愛馳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的參展策略是,選擇性地參加坪效相對較高的車展和愛馳市場開拓成熟度相匹配的屬地車展,今年的選項是日內瓦、成都、長春等。在愛馳方面看來,不參加車展不代表愛馳沒有聲音了,只是針對不同階段傳播需要的選擇。
市場之變
車企缺席車展的背后,也折射出這兩年汽車市場的變化。自從2018年“常青樹”中國車市首次下滑后,特別是去年底至今,以往旱澇保收的合資品牌日子也不好過。
根據中汽協數據,今年前8個月與上年同期相比,除了日系品牌之外,其他外資品牌銷量降幅均超過10%。以轎車為例,在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轎車生產企業中,與上年同期相比,除了一汽豐田和華晨寶馬銷量小幅增長,其他企業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廣汽本田、上汽通用和上汽大眾降幅更為明顯。
自主品牌也并不樂觀。以乘用車為例,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408.9萬輛,同比下降21.3%,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6.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7個百分點。
自主品牌中表現比較好的吉利汽車,前8個月總銷量為749107輛,也僅完成132萬輛年度銷量目標的57%。長城汽車前8個月累計銷售56.29萬輛新車,同比下降了9.81%,距離102萬輛的年度目標也仍有距離。
自主品牌“雙子星”尚且如此,其他自主品牌自不必說。目前唯一能拿得上臺面的是長安汽車,前8個月乘用車累計銷量約54萬輛,同比增長17.3%。
相較于合資、自主品牌多半折戟,豪華車品牌成了“扛把子”,一路上揚。
來體驗一下心理落差。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前8個月乘用車累計銷售1128萬輛,同比下滑18.32%;同期豪華車累計銷量約203萬輛,同比增長2.74%。
事實上,從5月這一趨勢便已開始。剛剛過去的8月,則將此趨勢變得更為明顯。8月,豪華車零售銷售32.2萬輛,同比增長32%,市場份額創出15%的歷史新高。同時,這也是豪華車市場連續3個月單月銷量超過30萬輛。
一線豪華車品牌中,華晨寶馬銷量同比增長44.5%,為61191輛;北京奔馳同比增長19.5%,銷量58887輛;奧迪則約為6.4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增長的不止是BBA(寶馬、奔馳、奧迪),二線豪華車品牌中除了英菲尼迪,也都有所增長。比如,雷克薩斯銷量2.18萬輛、同比增長27.6%,凱迪拉克銷量約為2.17萬輛、同比增速62.4%,此前相對弱勢的林肯銷量也同比實現了66.2%的高增長,這也是該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最好的成績。
在8月份豪華車前十榜單上的,還有特斯拉和蔚來——這也是中國電動車市場今年以來的新趨勢。乘聯會數據也顯示,自今年5月以來,電動車消費呈現高端化趨勢明顯。
其中特斯拉和造車新勢力表現尤為明顯。以特斯拉為例,其自今年5月至今已經連續四個月銷量破萬輛,穩坐“萬輛俱樂部”無對手。蔚來則實現了連續數月月均超過3000輛的穩定成績,理想汽車也正在逼近3000輛銷量,6月底剛上市的小鵬P7則已經爬上了2000輛關口。
此外,傳統電動車企中,預售價55萬-75萬元的紅旗E-HS9,自7月首秀開啟盲訂以來,已累計收到1437份訂單。比亞迪高端電動車漢在8月也實現了4000余輛的銷量。
正如此次北京車展的主題“智領未來”一樣,無論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要想打造或保持高端形象,智能化便成為大勢所趨。畢竟,就連奔馳S級都在內飾上一改往日的低調奢華風,將大量皮革和木質換成了當下更流行、更能凸顯智能感的液晶屏。
沃爾沃純電動車型XC40發布后,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也一再“逼問”合作伙伴高德地圖與科大訊飛,XC40到底能夠帶來怎樣獨一無二的智能化體驗?而吉利汽車CEO、總裁安聰慧的一席話則更能表達傳統車企的焦慮與不服,在領克SEA浩瀚架構發布會現場,他說,“作為燃油時代出身的汽車人,我總在想,憑什么燃油車就不能創造與電動車一樣新鮮、智能的體驗?”
丁磊或許可以給出回答。離開樂視汽車并創辦華人運通三年以后,丁老板為北京車展帶來的旗下首款純電動車高合HiPhi X可謂賺盡了眼球。公開資料顯示,高合HiPhi X百公里加速僅需3.9秒、且擁有630公里的綜合續航里程和L4全自主代客泊車系統,作為一款智能電動汽車,無疑是領先于市面上大部分同類產品的。
除此之外,可進化高性能前瞻動態底盤、沉浸式智能座艙、自定義數字燈光系統、智能NT展翼門、智能安保、六大智能進出場景……華人運通將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功能統統打包進了高合HiPhi X,其售價也高得驚人,據官方資料,創始版四座售價80萬元,創始版六座售價68萬元,到2021年才會正式交付。
雖然剛剛面世不久,但連一位北京出租車司機都聽說了這款“很像變形金剛”的車。不過,如此高調先鋒的設計和高昂價格也受到了一部分人的質疑。在高合展臺上,一位媒體人感嘆這款車讓他想到了下一個拜騰。上述出租車司機也調侃稱,高合HiPhi X只是“有錢人的玩具”。
不過,其他造車新勢力們此次并沒有帶來特別新的智能方案,倒是小鵬汽車展臺上的一輛飛行汽車吸引了眾多眼球。AI財經社了解到,該飛行概念車名為旅航者T1,采用類汽車駕駛模式,可乘坐兩人,具備智能交互、低空地圖導航和自動駕駛等功能,可實現5~25米超低空飛行。
一位小鵬汽車現場員工告訴AI財經社,旅航者T1在技術上遠遠還未完全成熟,由于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 在相當長時間內還不會真正實現量產。此次小鵬汽車選擇展示旅航者T1,更多的是想讓“大家看到更智能科技的東西”,就像Space X 之于特斯拉一樣,“讓更牛的技術為(小鵬)汽車賦能”。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整車企業,諸如華為、博世和地平線等智能化方案供應商,也與一眾汽車品牌共同參展。其中,博世不僅提出了在自動駕駛、經濟出行和智慧交通等方面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展出了最新的雷達、攝像頭和控制器等產品。
華為更是將一輛透明的汽車模型搬到了展區,“你能看到的所有硬件都是華為自己制造的”,一位華為員工對AI財經社介紹稱,“華為不僅在軟件控制系統上做研發,也會自研自產車輛傳感器等硬件設備”。
我們注意到,在華為智能座艙體驗區外排著很長的隊,上述員工告訴AI財經社,開展首日這里已經接待了數批“CXO”級別的車企大佬,“車企們更喜歡能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但我們自己來之前都沒想到會這么受歡迎”。
“放手一搏”
但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過好眼前這一關。畢竟今年3月以來,包括日內瓦國際車展、底特律車展和紐約車展都取消了,北京車展能夠開局已屬幸運?,F在,距離2021年只剩下不到100天,前8個月的銷量跟車企們年初的目標還差得太遠,怎么也得拼一拼了。
而“拼”的力度,也是一家車企生存狀況的直接反映。比如剛剛赴美上市的小鵬汽車,因其手握重金,短期內不必為現金流發愁,才敢推出終身免費加電計劃。
我們了解到,所有服務期內的小鵬汽車首任非營運車主在用車期間前往指定充電樁(站)充電時,都會享受到每輛車每年3000度電的終身免費充電服務。小鵬汽車表示,免費加電計劃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等24座城市。小鵬超充計劃在今年12月31日前,實現累計不少于60個城市免費超充服務,2021年二季度末,覆蓋累計不少于200個城市。
事實上,除了小鵬汽車,諸如蔚來、天際汽車等新造車企業以及沃爾沃、一汽奔騰等傳統車企,也為旗下首款量產電動車推出了相關服務。
其中蔚來將以1億元補貼建設和運營補貼,部署累計3萬根20kW直流樁目的地充電樁,相比超充樁,其部署成本更低,適應場景也更多。紅旗則針對預售的全尺寸電動SUV預定客戶,推出首任車主終身免費流量、首任車主終身免費保養、上門送電等福利。
沃爾沃更是針對旗下首款純電車XC40,推出包括終身免費充電、終身免費流量、終身免費保養、終身免費質保、終身免費道路救援在內的“五免”政策。一位沃爾沃工作人員告訴AI財經社,XC40的推出及其附帶的優惠政策表明了沃爾沃進軍電動車領域的決心,“我也不敢預測這樣的優惠政策能持續多久,”他說,“把車賣出去,搶占市場才是我們的第一任務?!?
對于不久前才迎來第一款量產車ME7下線的天際汽車而言,參加此次的北京車展更是意義重大。一位現場銷售人員對我們解釋說,此前隨著賽麟、拜騰和博郡等新造車企業的連環“暴雷”,外界都在猜測天際汽車的生存狀況,“我們敢帶來第一款(量產)車參加車展,就是想說我們還活著,并且活得很好?!睋榻B,事實上天際ME7早已經在內部交付了一部分,“存在的問題也都解決了?!?
不過,一位天際汽車的技術人員卻望著門可羅雀的展臺表達了擔憂,“我們的量產車在續航和自動駕駛上還是比較落后的。”他說,“這次參展更多還是想找一個展示的平臺,能賣出多少輛車真不好說。”
上述員工表示,因為ME7剛下線不久,天際的銷售人員對車輛配置和功能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此次車展天際派來了很多技術人員幫忙。此外,AI財經社了解到,由于資金壓力和疫情影響,天際在北京的交付中心建設工作也一再推遲。
盡管新一輪融資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天際的首次北京之行卻也帶上了更強烈的悲壯色彩,上述天際技術員工稱,在趕來北京的路上,“我們就在說,這次真的是放手一搏了”。
此次北京車展注定是電動車的主場,這不僅體現在開展首日的人流量上,也體現在借以吸引消費者的優惠力度上。不同于電動車“終身免費充電”等沖量之舉,類似雪佛蘭等傳統車企更多是增加相較平日“全款返現”的力度。
但是,“遲來好過不來”的北京車展,總歸還是給到了傳統車企銷售人員難得的信心。上述雪佛蘭銷售人員對我們分析稱,媒體日并不能反映車展的真實流量,“普通觀眾肯花錢來看展,大部分還是抱著買車的目的來的,訂單的真正爆發往往都在最后幾天?!?
在他看來,線下車展對于消費者而言,最大的意義在于提供了一個可以集中比較的平臺,“人們不用再到處跑4S店,極大節省了他們的精力。”他說,“更重要的是當下燃油車的性能也要好過電動車?!辈贿^,以往的參展經驗也在告訴他,一次車展也許并不能為燃油車發掘更大的增量市場,幾天的車展辦下來,每個銷售也就能拿到五六個訂單,“和平常水平差不多?!?
正如這位雪弗蘭的銷售人員一樣,多位傳統車企銷售人員均告訴AI財經社,在本次北京車展上,他們的絕大部分希望都寄托在消費者逛展時,激情被壓抑太久之后的“沖動消費”上。
本次北京車展透露的信號是,豪華車消費走強與電動車消費高端化,這無疑印證了中國汽車市場消費升級加速。如果說此前兩年這個趨勢并不明顯的話,那么疫情的助推則使之浮出水面了。
那么問題來了,在疫情蔓延、經濟低迷、錢包漸空的當下,有多少人會為這波汽車升級消費買單?
猜你喜歡
遲到的北京車展:理想、愛馳等20余品牌缺席,超300款新車首發
緊趕慢趕,還是“晚了”。在推遲5個多月后,被稱為今年唯一保住的全球A級車展終于安全著陸。